fbpx

多學科打造輸尿管癌個人化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與香港綜合影像及內視鏡診斷中心於2015年正式成立,提供優質和完善的一站式、跨專科診斷及腫瘤治療服務。作為致力發展環球卓越醫療網絡的國際私人投資管理集團TPG旗下的新成員,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與香港綜合影像及內視鏡診斷中心座落於中環的心臟地帶 — 冠君大廈三樓及四樓全層,中心佔地逾二萬六千尺,匯聚了先進的診斷及醫療設備及一眾跨專科的醫護人員,提供全面的診斷及醫療服務。

多學科會診是治理癌症的趨勢,由不同專科的醫生共同為病人度身訂造治療方案,有助提升治療效率,為病人帶來理想的結果。李先生便是一個好例子,確診患輸尿管癌後接受多學科會診模式治療,成效令人滿意。

年近六十歲的李先生,今年初出現血尿,惟初期未有為意,直至問題持續約三、四個月後才求診。泌尿外科專科醫生王明晧為他取組織進行化驗,證實屬於輸尿管癌當中的移行細胞癌,而電腦掃描則確認腫瘤位於右腎輸尿管末端近膀胱的位置,腫瘤直徑約十公分。

• • •

持續血尿 輸尿管癌常見徵狀

為了解癌細胞是否有擴散,李先生再接受正電子掃描,結果顯示癌細胞未有轉移到遠端器官或組織,但就入侵附近的組織包括膀胱、前列腺及盆腔壁等,屬於第四期的較晚期癌症,單靠手術難以將腫瘤徹底切除。

這時王醫生便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合作,以多學科會診模式處理李先生的情況。經兩名醫生共同商討和研究後,決定先由張醫生為病人進行共四個療程的化療,成功令巨大的腫瘤縮小至三公分,而入侵盆壁腔的範圍亦顯著減少。

化療期間,李先生並無出現脫鬆、食慾不振等副作用,惟白血球指數曾經過低,但完成化療後兩個星期,他的身體狀況已大致康復,適合進行下一步的治療──手術切除腫瘤,而手術範圍通常涉及整個腎臟、全條輸尿管及部分膀胱等。

• • •

及早制訂治療方案 助爭取時機

王醫生採用結合傳統的開刀手術和較新的微創手術,將李先生的右腎、右邊輸尿管、膀胱及前列腺一併摘除,並為他製作一個尿道造口。

由於盆腔壁可能有腫瘤細胞殘留,因此王醫生在手術進行期間,按照預定計劃,於腫瘤細胞最有可能存在的位置,放入金屬釘標記,讓張醫生可以根據記號標示位置給予較高電療劑量。

李先生在家人鼓勵及支持下,康復得十分理想,手術後一個星期便能出院回家,現時正等待身體狀態恢復,再由張醫生為他進行電療以清除剩餘的癌細胞。

張醫生指出,發生在輸尿管的癌症,以移行細胞癌最為常見,佔超過九成個案,其他則為鱗狀細胞瘤、淋巴瘤、肉瘤等。

王醫生指出,不同階段的輸尿管癌會有不同的病徵出現,而血尿最為常見,並可分為隱性血尿及明顯血尿,前者化驗尿中紅血球才知道,後者則肉眼可見;病人及後會視乎病情發展而逐漸出現痛楚,例如擴散至骨則骨痛,影響肺則帶來肺積水及呼吸困難。

• • •

多學科會診成趨勢

他稱,經驗顯示,約兩成輸尿管癌患者求診時已屬後期或出現轉移,無法單靠手術處理,更有需要透過多學科會診的方式,為病人制訂全面及有效的治療方案。

張醫生亦謂,對於較大的輸尿管癌,可能需要先以化療縮小腫瘤,而手術後亦可能需要化療和放療等輔助治療,以取得更理想的療效,不同專科緊密合作的多學科會診模式,有助於盡早為病人開展治療。

更多癌症內容可到HKIOC 網頁:http://www.hkioc.com.hk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由被判死無得食到頻頻外遊日食五餐 晚期大腸癌患者重...

醫學不斷進步,癌症亦由絕症變成可治的病症,例如患有晚期大腸癌的江女士,本來已被判「死刑」在寧養病房「等死」,最終在家人全力支持下找到一線生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