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一直是亞洲地區的主要致命癌症之一,惟部分病人因腫瘤過大或身體狀況而無法進行手術,減低存活機會。隨著治療方式不斷進步,晚期肝癌也有更積極的療法,例如利用釔90進行選擇性體內放療(SIRT),經導管把帶有放射性同位素釔90的特製粒子注射到肝臟動脈,精準地殺死肝癌細胞,提升患者存活率及延長患者壽命。
目前,肝癌治療除了以手術切除腫瘤外,還有經導管動脈化療藥物栓塞(TACE)、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等等。而釔90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便是肝癌放療的一大突破,尤其對於無法接受手術的中晚期肝癌病人,可選擇的治療十分有限,釔90可能是少數有效的治療方案。
釔90(Yttrium 90)是一種只會放出β射線的放射性同位素,跟其他放射治療使用的伽瑪射線(gamma ray)不同的是,β射線對組織的輻射距離最遠為1公分,平均只有0.25公分。換言之,植入體內的釔90粒子只會對近距離的腫瘤細胞帶來強大殺傷力,因此對腫瘤鄰近的正常細胞傷害性相對較低。此外,放射能量在植入一周後便快速消減,對周圍環境與人員的輻射傷害可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由於肝動脈的血流量高,大部分放射性物質均由肝腫瘤吸收,正常細胞接收不多,故可集中消滅腫瘤。
接受釔90選擇性體內放療時,需要先放入導管至肝動脈,然後注入直徑比頭髮還要細小的釔90特製粒子,粒子會經血管進入肝腫瘤的小分枝血管,讓放療持續發揮作用。整個治療手術約需一至兩小時,病人需留院隔離一至兩日,而且一星期內應避免接觸兒童及孕婦,以免他們受輻射線影響。
簡單而言,以釔90作選擇性體內放療,不但可以精準對付肝癌,覆蓋面積也較傳統體外放療為大。而且放射能量不會長期積存體內,副作用亦較傳統體外放療為少,常見有疲倦、嘔吐、腹痛等,通常也毋須住院。
根據一項名為ENRY的研究,三百二十五名不能接受手術的中或晚期肝癌病人接受選擇性體內放療後,存活率平均延長超過一年。英國NICE指引亦建議以釔90治療作為原發性肝癌的經動脈化療栓塞(TACE)或標靶藥物等標準療法之替代療法。
一直以來,中晚期肝癌無法進行手術、消融或肝臟移植等根治性治療,只能用緩解性的栓塞或標靶藥物治療,但現在則可考慮釔90選擇性體內放療。此新療法能夠有效縮小肝癌腫瘤及控制病情,增加進行手術切除或其他治療的可能性,為晚期肝癌治療帶來前瞻性突破。
不過,並不是所有肝癌患者都適合釔90體內放射療法。醫生會評估患者的肝功能、身體狀況、癌細胞的蔓延情況等,再決定患者是否適合接受釔90治療。
更多癌症內容可到HKIOC 網頁:http://www.hkioc.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