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常做運動 助康復減復發

相關文章

黃麗珊醫生
黃麗珊醫生
黃麗珊醫生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黃醫生具備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放射科)、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榮譽臨床助理教授等專業資格。

運動的好處毋須多講,而大部分人也知道運動有益健康,惟願意實行的人卻很少。有些乳癌患者往往覺得自己仍未復原,擔心做運動有害無益。其實,多做運動有助康復,尤其可對抗病後及治療帶來的虛弱感,提升生活質素和改善情緒。

臨床上,超過九成接受電療及八成接受化療後的乳癌患者都有虛弱無力的情況,即使有足夠休息,無力感始終揮之不去,令病人十分困擾和無奈。暫時並無藥物可以改善這種虛弱狀態,但近年的數據反映,持續運動可能是針對虛弱的最好處方。

• • •

與醫生商討 選取合適運動

根據美國的指引,大部分癌症復康者都適合運動,最理想是每星期有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又或是75分鐘劇烈運動,亦可以選擇做一些負重運動。大家要明白,運動不一定要跑馬拉松,簡單的散步和拉筋也是運動。若長時間因患病而足不出戶,對康復毫無益處。

香港醫生的診症時間往往不足,以致容易忽略運動這項處方。其實,醫生宜盡量與病人商談,鼓勵他們多做運動,讓他們明白運動對復康的重要。

當然,醫生在討論期間,應該詳細檢視病人的狀況和限制,例如手術後出現手腫,運動時便要作出調整,可能需要轉介物理治療或職業治療跟進,以便選取合適的運動。另外,很多機構都有推出適合癌病康復者參與的運動班,既有專家指導,亦可認識更多朋友,擴闊生活圈子。

• • •

改善情緒 提升生活質素

我不時也見到病人參與運動後,睡眠質素大有改善,情緒亦變得穩定,連帶與家人的關係都變得更和諧,可見運動能夠為病人帶來很多正面改變。再者,當病人投入運動及社交生活時,思想會較為正向,而且少了時間胡思亂想,不再時刻擔心病情復發,對身心都有莫大好處。

從成本效益的角度來說,運動更加是一項十分「抵用」的治療,成本低而效率高,而且簡單方便,可隨時隨地進行,對健康的好處比進食再多補品也為佳,只是很多人忽略這種不用花錢的治療及預防措施。

• • •

均衡飲食 遠離煙酒

根據外國研究,經常運動可控制體重及脂肪量,有助降低女性荷爾蒙水平,從而減低罹患乳癌及復發的風險。亦有研究顯示,透過保持體能活動,例如每星期保持平均步行三至四個小時,可有助減低乳癌的死亡率。

除了運動之外,癌症康復者亦要戒煙戒酒,至於飲食則與一般人無異,以均衡為原則,多進食蔬菜,避免油膩、高糖分、高鹽分的食物。至於一些被認為可能致癌的食物,如紅肉、煙熏、燒烤或醃製的食物,亦應盡量避免。

更多癌症內容可到HKIOC 網頁: http://www.hkioc.com.hk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細胞治療】CAR-T治療漸趨普及 陳志峰教授:需...

細胞治療利用基因編輯精準治療遺傳病及癌症等疾病,治療個人化,變化既大亦快,港大臨床臨床教授陳志峰認為,社會應盡早應對及加快註冊審批,讓病人及早受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