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直線抽擊偽科學系列(九): 順勢療法學會怪異的論文

相關文章

文科生習醫的奇幻旅程
文科生習醫的奇幻旅程
一個文科出身、大學讀商科,畢業後做過銀行MT的醫科生,多愁善感,在此分享在求學期間的所見所聞。

早前有讀者比順勢療法學會的傳送門文科生,一睇之後發現了傳說中的論文。

如果你去了他們的專頁,你會發現他們很會marketing,首先他們會動輒加「教授」呢個title。須知道在香港要拿「教授」呢個title你無返咁上下建樹都唔洗諗。但順療協會就輕鬆幫你加冕教授名銜。

文科生本著科學的精神去仔細研究了香港順療協會創辦人杜先生(oh please, 我先唔會稱呼佢做教授)一篇順療治療二型糖尿病的論文。

等我簡單介紹下杜先生這項研究的methodology

這是一個non randomiz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研究將病人分為兩個群組:

1. 27個使用順勢療法+傳統抗糖尿病藥物的病人
2. 40個使用標準傳統抗糖尿病藥物的病人(公開數據裡找出來的40個病人)作control arm

非常有趣的地方是杜先生找來的27個服用順勢療法+傳統抗糖尿病藥物的病人在治療前的空肚血漿血糖指數(FPG)以及量度三個月裡平均血糖指數的HbA1C均比組別二的control arm高出很多。

常識告訴我們,如果在研究前的Baseline有顯著分別的話,成個研究根本唔能夠叫做”controlled study”。

我搵一班發燒到41度的病人餵退燒藥+順勢療法再搵發燒38.1度的病人去餵退燒藥,一定會係班41度高燒的病人降溫降得多,我就算唔放順療,淨用退燒藥都會降得多d啦。

論文的平均空肚血漿血糖值
群組1為10.34
群組2為7.3

平均HbA1C
群組1為8.82%
群組2為7.04%

我想講,群組2的血糖控制係非常好,long term goal係將HbA1C控制到少於7%(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即是話群組2(control arm)從baseline開始已經唔需要再特別減,佢地的臨床management係將血糖維持不變

呢個只係其中一個荒謬之處。

另外一個荒謬的地方是,論文聲稱用「個人化的順勢療法」,但其實無解釋點樣個人化法。我搵個營養師幫病人做個人化的diet + exercise control一樣會有控制血糖效果。如果順療既個人化治療原來係包埋糖尿病的教育,那麼就不能attribute所有的效果到順療藥劑身上。

第三,用作control arm的40個病人服用的抗糖尿病藥和劑量無資料(論文無提及),而該27個同時服用順療+傳統藥物的病人一樣欠缺他們所用的藥物資料,淨係有講順療組別的病人無加到抗糖尿病藥的劑量。

如果每個病人用緊的是不同而且不同劑量的糖尿病藥物,咁你到底control緊乜野?

在個研究結論你會見到篇論文不斷提及順療+傳統藥物組別的血糖指數降得比傳統藥物組別多。但我想再重申,傳統藥物組別個baseline mean HbA1C係7,根本唔洗再降既時候,你順療+傳統藥物組別緊係會降得比較多。

講到口水都乾,順療發的論文永遠都係佢地自己搞既刊物(homeopathy)。點解?因為methodology flawed成咁既論文,任何impact factor高既刊文都係唔會受理。

參考資料:

Ka Lun Aaron To et al. Individualized homeopathic treatment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 type II diabetic patients in Hong Kong –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homeopath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ieme-connect.com/products/ejournals/abstract/10.1016/j.homp.2017.02.002?device=mobile&innerWidth=980&offsetWidth=980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晚期大腸癌藥凱旋卻未能回歸香江 盼醫生支持指定用藥...

一種用於晚期大腸癌藥的新藥「呋喹替尼」,成功通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審批上市,但這藥何時能惠及香港病人就仍是未知之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