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時多, 終於完成巡房和早上的門診。我拿着幾個牌板, 走入護士站旁邊的辦公室, 準備開始聯絡病人家屬的工作。
這裏是老人科復康病房, 大多數病友屬長者, 因跌倒、栢金遜症、中風等需要復康訓練; 也有部分病友因種種原因未能照顧自己,需要我們團隊與家人一起制定照顧方案。
要有好的照顧計劃, 便要了解病友的背景和家人的想法, 故此在復康病房,聯絡家人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第一個要聯絡的, 是一位 50幾歲先生的太太。先生上年已中過風, 左邊身乏力但勉強能扶着四腳叉走路, 生活起居就要靠家人協助。今次先生不幸再次中風, 左邊身活動能力變得更差, 故此轉到我們這裏來鍛練。
「醫生, 點解佢又中風㗎, 佢啲糖尿已經控制得好好。」作為太太, 當然擔心先生狀況。
「有時真係好難講, 我地之前同佢照埋磁力共振, 啲血管都無異樣。」 縱使做過無數檢查, 病因也未必可以追尋得到。
「我地會同佢一路練習, 希望佢行得好啲。咁第時先生嘅照顧你地有無乜野諗法? 」先生再次中風, 左邊身乏力, 生活上很有可能需要協助, 預先作好計劃是相當合理的。
「唉。。。我都好煩呢個問題。。。」太太顯得擔心。
「你地一家人住, 係唔係?」
「係, 佢呢年嚟都番唔到工, 我宜家係三哥做, 日頭又唔係屋企, 我個女又係台灣讀緊書, 宜家淨係靠個仔睇住佢㗎渣。」太太告訴我。
「你個仔幾多歲?」
「25 歲宜家。」
「咁長遠都要再諗諗計喎。」你可以想像, 一個廿多歲的青年, 很難要求他長期留在家中照顧爸爸。
「係呀, 我都好煩呀, 個仔成日留係屋企唔做嘢照顧老豆都唔係辦法㗎, 宜家已經好難為佢。」太太也有點激動。
「明白嘅, 我地一齊諗吓辦法呀。。。」
一邊與病友家人傾談着, 就好像一路聽着他們背後的故事, 使我能更立體地認識他們。
所以若時間許可, 我真的希望聯絡所有病友的家人。通過溝通, 才能夠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要, 從而想辦法加以協助。制定照顧方案, 真的没有絶對的對與錯, 只有是否適合。唯有透過了解, 才能找到最合乎病友和家人利益的選擇。
• • •
想閲讀最新的醫護人員博客文章?快點關注我們的Facebook Pag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