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醫學生的衣著

相關文章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https://medstudenthk.wordpress.com/
如果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那醫學肯定是最卑微、最需要認清自己不足的學科。 一個無知的醫學生如何進化成醫者呢?我很想去理解。

醫學生的衣著很講究,尤其是臨床學習那幾年。

在醫學院的頭三年,我們通常只在演講廳上課,經常晚了起床,只身穿睡衣(通常是為了大學活動所製的無數T-shirt之一),匆匆換上稍為見得人的牛仔褲就沿著沙宣道從宿舍趕去上課。當時我盡量不穿拖鞋,想保留最後一點尊重的可見憑證,但其實腳穿甚麼,講台上的老師也未必理會。

進入臨床學習前,唯一需要注意衣著的時候,就是進實驗室前一定要換上白袍。那時我們還管叫它實驗袍(lab coat),因爲白袍一字背後其實蘊藏著醫者的權力地位,而當時還在渾渾噩噩的我們還沒感覺到這個稱呼背後的深意。進實驗室穿白袍據説是個禮儀,就算我們只是在實驗室裏作討論,不會接觸任何化學品,也不可違反這金科玉律。如果學生忘記了帶白袍,唯有付五元買類似病房保護衣物、即棄式的實驗袍;藍色的衣物在一片白袍中特別礙眼,所以試過一兩次鶴立鷄群之後,大家都會記得把白袍留在儲物櫃内,或者在忘記帶鑰匙時預先問朋友借一件。而我通常是後者。

但到上病房,我們一定要穿正裝,意思是男的一定要穿襯衫西褲皮鞋,女的衣裝彈性大一點,但也一定要穿平底鞋。手冊有一句提醒我們:「Male students should wear “Shirt and tie, full-length trousers, socks, shoes/ clogs, white coat” and female students should wear “Decent top/ dress, (non-mini) skirt/ pants, shoes, clogs or sandals, white coat”」,而如果我們上課時衣裝不整,有些醫生也會責備兩句。注意男生一定要打領帶,我就曾經有同組同學在頭幾堂臨床課被罵,說不帶領帶是不尊重病人的表現,雖然我到現在還是不明白箇中邏輯。每當天氣熱,女生可以穿著裙子或短袖上衣的時候,我會一臉同情的看著汗流浹背的男同學,他們會慨嘆爲什麽自己不是女生。我就會回應一句,如果你試過穿平底鞋站一整天,或者你男女都不想當。

醫護博客:我的習醫之路
醫護博客:山間的療養院
醫護博客:那些到了廿幾歲才學懂的事

在白袍有限的袋子裏塞進所有所需物品也是一個學問。上病房要帶不少隨身物品,包括記事本和筆,用來記錄病人病史和筆記,也要帶聽筒、電筒、反射鎚(tendon hammer)、視力測驗圖表(Snellen’s Chart)等,用作輔助身體檢查之用。經常在電視劇看到醫生很酷地把聽筒掛在頸上嗎?醫學生不可以照樣做,因爲會顯得過於自負,也會落得被駡的下場。所以最好還是把聽筒收在白袍的袋子裏。一開始不懂得摺叠聽筒,後來三年級上某節課時一位外科醫生教我們把聽筒打八字,看起來整齊,佔位也少,現在上病房多了,擺弄聽筒也熟練不少。

其實外國的醫科生好像沒有這麽多顧忌,至少把聽筒掛在頸上、穿球鞋到病房等都不是禁忌。如果醫學生不用穿平底鞋上學,我雙腳一定會感動流涕。是不是亞洲社會把尊重看得比較重和形式化,才有這麽多不成文規矩呢?

• • •

想閲讀最新的醫護人員博客文章?快點關注我們的Facebook Page吧!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由被判死無得食到頻頻外遊日食五餐 晚期大腸癌患者重...

醫學不斷進步,癌症亦由絕症變成可治的病症,例如患有晚期大腸癌的江女士,本來已被判「死刑」在寧養病房「等死」,最終在家人全力支持下找到一線生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