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液體活檢市場突圍 生物科技初創成功靠三大秘訣

相關文章

施明耀
施明耀
腫瘤科基因檢測服務供應商Sanomics(善覓)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

俗語有云:「創業難,守業更難。」有國際科技管理研究報告指出,初創公司的失敗率高達99%,剩下來的1%,到底有什麽秘訣突圍而出?

於2015年成立的腫瘤科基因檢測服務供應商Sanomics(善覓),當年推出專門爲肺癌患者提供的微滴式數位核酸偵測系統(ddPCR)服務,經過半年時間已有逾八成香港私家醫院使用。公司於一年内錄得盈利,營業額每年倍增,業務更加衝出香港,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政策迅速擴展至東南亞國家,並於今年於泰國開設新辦公室。

生物科技初創成功突圍,其背後科研技術是否致勝關鍵?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施明耀 (Stanley) 坦言,「基因檢測服務的確以科技技術為基礎,但技術絕非rocket science,市場上亦有不少競爭對手。至於何以在市場上突圍,其實更有賴科技以外的策略和服務。」

• • •

三大策略成突圍關鍵

Stanley說,公司有一個宗旨,要做到簡單、平、快,「衆所周知,治療癌症的開支可以十分高昂,尤其使用新的標靶及免疫治療藥物更每月動輒數千至數萬元,倘若連基因檢測服務都所費不菲,將會為癌症病患者帶來沉重負擔。」他希望,將來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讓醫生和癌症病患者以平一半的價錢、快一倍的速度得到基因檢測服務。

Stanley相信,以客爲本的服務同樣是公司突圍關鍵。「站在醫生的角度,基因檢測服務最重要簡單、清晰,所以我們盡力簡化服務流程,大至樣本的物流程序,小至醫生為病人申請基因檢測服務時填寫的一張表格,我們都嘗試避免為醫生製造任何不必要的麻煩。」

他續指,近年癌症基因檢測愈趨複雜,相應的臨床支援需求亦與日俱增。透過公司過往提供癌症基因檢測服務的經驗、印發的刊物,以及團隊内臨床專家和病理學家的專業知識,Stanley期望公司能夠繼續為醫生提供更全面的臨床支援。

• • •

液體活檢與傳統活組織檢查互補不足

Stanley憶述,數年前不少人以爲液體活檢 (liquid biopsy) 能夠完全取代傳統活組織檢查,惟據Stanley所說,國内大部分腫瘤科基因檢測服務供應商其實「抽tissue亦抽血」,液體活檢與傳統活組織檢查兩者相輔相成,互補不足。

Stanley解說:「由於傳統活組織檢查比較少發生false negative的情況,所以始終是行内的gold standard,而液體活檢更傾向是一套輔助工具,尤其對於年長老邁的病人,可以免卻他們承受入侵性檢查的痛苦。」

Sanomics實驗室

Stanley强調,液體活檢的靈敏度 (sensitivity) 非技術水平高低所能影響,歸根究底,其實與游離DNA (circulating cell free DNA,cfDNA)的自身特性有關。他形容:「試想像一棵蘋果樹,上面長滿了蘋果。假如以蘋果比喻為癌症腫瘤,樹下的草坪就好比身體的血管。套用游離DNA的特性,無論這些蘋果長得有多大,假如它不掉下來,草坪就不會感覺到樹上這顆蘋果。」他補充:「所以,液體活檢跟傳統活組織檢查並非對立,相反,兩者並用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檢測。」

• • •

未雨綢繆 患者以外的教育同樣重要

癌症發展一日千里,檢測方法和藥物治療推陳出新,對患者來説固然是一件好事,惟資訊過多,癌症病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或不知如何抉擇。Stanley表示,公司除了為患者提供檢測服務,亦不時透過各渠道向患者發放癌症的教育資訊。

「早陣子有位朋友來電,說他的爸爸不幸患上肺癌,但是他卻不清楚應該做什麽檢測、接受什麽治療。」Stanley認爲,與癌魔搏鬥爭分奪秒,加上患者和他們的家人得知患上癌症的消息時往往不知所措,對前路感到迷茫,若然透過教育能夠預早告訴他們可以選擇的方向,至少他們不致那麽彷徨。

因此,放眼將來,Stanley希望將這類訊息推廣至沒有患癌的普羅大衆,讓他們未雨綢繆,為癌症早作預備。

• • •

想了解更多醫療科技議題?快點關注我們的Facebook Page吧!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醫療進步-父親給我的啟示

我深信所有的專家醫護人員也是抱着良好的願景。衷心希望所有的醫療進步醫療改革不是以疾病為中心,而是以病人為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