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於過去數十年間發展一日千里,治療方案變得多樣化。因應癌症治療的轉變,護士的角色亦漸漸起了變化。
在九十年代,專科護士(Nurse Specialist)已進入護理界職系架構之內,當時各癌症中心亦設有專科護士,為後來專科發展奠下重要的根基。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護師麥素珊姑娘指出,他們的工作範疇已不限於住院及門診護理,亦包括患者的護理教育及症狀管理等。
• • •
感性與理性並重 確立專科護士地位
多年來,護士在癌症工作的角色大致發展為三個範疇,「定位性疾病之護理」,如血液科護士和乳房科護士;「治療方式之護理」,如化療護士和放療腫瘤護士,以及「持續性之護理」,包括紓緩科護士及癌症個案經理。專科護士的培訓早年由有抱負的業界先峰、領袖開拓,「1993年由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正式舉辦首個專科課程,其後中文大學臨床腫瘤科亦於1995年開創為期一年、持續舉辦了五屆的癌症護理專科課程。後者為業界帶來重要影響,亦為癌症專科護士培訓了許多業界領導者。」
在本質上,護士是較為感性的職業,因為他們的工作必須付出較多關懷與細心,但隨着社會改變,亦要有科學理論支持,才可使服務更進一步。在千禧年,麥姑娘受恩師莫禮士教授啟發,以及部門主管莊立信教授和部門護理運作經理陳淑貞女士的支持和信任,破天荒以非大學研究人員的公立醫院護士身份,申請政府醫學研究資助以進行不同研究,第一個以放射皮炎為主,第二個則針對乳癌治療引發的淋巴水腫,這些研究結果其後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之後的部門主管陳德章教授、其他部門教授及顧問醫生,還有院校的護理教授在科研上的努力及成就,亦催生及推動香港癌症護理的研究。昔日我們多採用美國的數據,缺乏本地研究支持,但既然護士日趨專業化,便須要有真憑實證,才可將概念應用於患者身上。進行研究可為香港癌症護理帶來很多益處。」治療與護理、科研與臨床從來都是相輔相成,不難理解護理界為何致力走向理論與實踐並重的方向;成立專科醫院已是世界潮流,及早準備才能迎合日後需求。「現在香港快要有兒童醫院,將來出現癌症醫院亦不足為奇。」

時至今日,癌症護理已是跨專科、跨團隊。除了腫瘤科,護士亦要跟外科、耳鼻喉科、急症科,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藥劑師、臨床心理學家等緊密合作;腫瘤科護士在當中扮演協調角色至關重要,專科知識和良好溝通缺一不可。
之前腫瘤科護士參與革新患者接受化療後的臨床護理路徑,正是一個體現腫瘤科護士角色的好例子。事源麥姑娘和幾位來自不同醫院的腫瘤科護士,在歸納過去海外及本地臨床經驗的過程中,發現若病人接受化療後發燒,如果能夠獲得適時的抗生素治療,可減低化療後中性白細胞低下引發的敗血症及死亡,故隨後成立工作小組,研究如何改善現行臨床護理工作。由2012年開始,威院已開始聯同其他五個癌症中心醫護團隊,收集數據作根本原因分析研究,檢視系統結構問題,並與急症科成立一個跨部門工作小組。合衆人之力,現時其他醫院亦採納上述方案,逐步實行新程序。
• • •
關顧為本 創新思維更臻完善
另一方面,癌症中心的護理服務越走向專業化,便須要更高層次的發展及管理。「2010年後,醫管局正式推行專科護士常規訓練,威院腫瘤科於2012年亦開設顧問護師(Nurse Consultant)崗位,在維持常規專科服務之餘,亦肩負開拓新範疇、教育其他護士、學術研究及監察質量等職責。」現時本地有三名腫瘤科顧問護師,麥姑娘便是其中一位。
癌症服務也經常需要創新思維,2003年威院於全港率先引入「便携式輸藥泵」,令部份癌症病人可以在家中接受化療,減輕對住院服務的負擔,以及縮短其他病人輪候入院的時間,同時病人亦可以在更佳的環境及生活質素下接受化療,讓病人及醫院雙方也受惠。麥姑娘表示「要使用這種嶄新的輸藥方式,需要較多的護理支援及「人、機、物、法」的配合。這有賴內科腫瘤醫生的帶領,以及當時另一位專科護士李亦敏姑娘和後來部門其他護士的努力去實現。」

另外,麥姑娘多年來與醫院護理研究及循證醫療小組一起為促進循證醫療效力,就清洗傷口進行首個隨機對照硏究,比較壓力灌洗及抹洗,及後更自行研發壓力灌洗傷口工具和專利防濺保護杯,有助傷口癒合及減輕痛楚,亦方便同事操作,並找來廠家生產,團隊更憑此獲得亞洲醫院管理大獎(AHMA)的卓越獎。「項目歷時整整8年,我們一班志同道合、來自不同專科及部門的護士,在剛起步時只憑著內心那把微弱而真實的聲音,大家一直默默耕耘,在工作以外時間投入心力,一起成就了無數單靠獨自打拼無法完成的夢想。」麥姑娘一再感激聯網護理總經理何沛儀女士,以及另一位護理總經理、同時爲硏究循證醫療小組的主席譚愛寛女士,一直致力推動護理科研,為聯網醫院注入養分及資源,建構平台凝聚有共同目標的人。
McKenna G在論文寫道︰「Caring is the essence of nursing practice.(關心是護理實踐的精髓。)」雖已是二十五年前的名言,但這股精神並沒變改——若然護士沒有關顧病人感受,沒有關顧專業及同業的發展,又豈能促成種種新思維?
按此閲讀專訪的上半部分:【腫瘤科護士分享.一】護士都有分專科?顧問護師大談專科發展歷程
• • •
想了解更多醫療健康議題?快點關注我們的Facebook Pag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