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走出「有藥無錢醫 」的困局

相關文章

曾偉光醫生
曾偉光醫生
曾偉光醫生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醫生具備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等專業資格。

最近一名醫生爸爸因兒子患上神經母腫瘤,公開籌募免疫治療的巨額藥費,幸獲不少熱心人踴躍捐助。「有藥無錢醫」的現實,一直備受社會爭議,有人倡議政府動用公帑協助患者,有人質疑公共資源應否放在少數人身上,亦有人認為藥廠應該肩負社會責任,在合理利潤下將藥費降低,為病人帶來希望。

雖然免疫治療在近年才取得突破性發展,但已被證實於多種癌症取得顯著成效,包括肺癌、腸癌及肝癌等。然而,免疫治療藥物需要長時間科學驗證才可成功研發,亦難以如仿製藥般複製,加上新藥仍受專利權保護,難免昂貴。

生命無疑是無價,可惜現實歸現實,免疫治療的藥費動輒需要數萬元一個月,對癌症患者絕對是龐大負擔。

儘管公營醫院有爲合資格病人提供藥物資助,但家庭入息的門檻高,審查嚴謹,中產人士難以申請。同時,面對公營醫院輪候時間日增,中產人士亦希望轉至私營醫療機構求診,盼望盡快獲得治療。惟藥廠向私營市場提出的售價,往往較公營醫院昂貴,中產人士非社會上最貧窮也非最富裕的一群,面對昂貴藥費,往往需要傾家蕩產,甚至走到山窮水盡,無奈接受成效較低的治療,以致病情惡化。

如何走出「有藥無錢醫」的困局,有賴藥廠與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推出封頂式癌症藥物資助計劃,病人自費購買藥物一段時間後,可免費領藥,減輕病人負擔。

政府亦應加強癌症治療的公私營合作,減低公營成本之餘,亦可縮短病人的輪候時間。長遠而言,港人亦應未雨綢繆,趁年輕購買醫療保險,令未來健康得到保障。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晚期大腸癌藥凱旋卻未能回歸香江 盼醫生支持指定用藥...

一種用於晚期大腸癌藥的新藥「呋喹替尼」,成功通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審批上市,但這藥何時能惠及香港病人就仍是未知之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