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你有壓力,我有壓力」這句一度引發全城熱話的金句嗎?曾經在網絡瘋傳的「巴士阿叔」短片距離至今已經超過12年,但是香港人所承受的壓力似乎有升無減。讀書有壓力、工作有壓力、「上車」有壓力……壓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如何面對壓力,成爲活好人生的必修課。
國際肺癌權威、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認爲,壓力與人生哲學密不可分,如何看待人生,將影響對壓力的看法。
• • •
直面死亡 活好生命中餘下的一天
作爲腫瘤科醫生,莫教授表示,年輕時已經反思死亡對人生的影響,「假若死亡明天便來臨,你今天所做的事情仍然如你想像般重要嗎?」
莫教授認爲,當死亡來臨,其他原本看似天塌下來的事情也再沒有什麽大不了,「當生命進入倒數,一切事情都變成死亡之前要解決的問題而已,相對把這些問題看成是壓力,大概我們更傾向思考如何利用剩下的時間,活好生命中餘下的一天。」
他補充,「當你接受或經歷過死亡,你便能夠應付生命中許多其他的逆境。」
• • •
換一換角度 壓力隨之而去
是次邀請莫教授於歐洲腫瘤學學會(ESMO)會議前夕進行訪問,有幸他仍特意抽空出席。莫教授笑言:「幾天後便要啓程前往德國出席會議,這次更獲邀出席八場會議的講者,但直到目前爲止,只準備了其中五場。不過,也沒有什麽大不了,我也不會視這些事情為壓力,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
莫教授認爲,與其心情緊張,有如熱鍋上的螞蟻,倒不如放鬆心情,集中精神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若處之泰然,壓力也自然隨之而去。
問到莫教授喜愛打高爾夫球、尋訪美食等是否他的減壓方式,他說:「打高爾夫球就是打高爾夫球,無須刻意説成是為了減壓,我只是跟好友享受當刻的快樂而已。」
大概就是這種活在當下的精神,讓莫教授輕鬆應對生活上各種挑戰。忙碌或是多姿多彩;壓力或是推動力。同一件事情,若以不同觀點和角度看待,結局也可以截然不同。你又會怎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