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舊「病」重提 沉寂多時的傳染病為何回歸?

相關文章

陳基湘教授
陳基湘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倫敦大學病毒學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博士 英國皇家病理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香港病理學專科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病理科)

疾病可以傳染病或非傳染病劃分,而傳染病中亦有傳染性高低之分。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教授解釋,傳播性高的疾病可經空氣傳染。「所謂空氣傳染是就算沒有與病者有任何身體接觸,只是與他處於同一個車廂或同一個教室,都有機會被傳染。」雖然可經空氣傳播的疾病並不多,但近來出現爆發潮的麻疹就是其一。為何沉寂多時的麻疹會捲土重來?

• • •

疫苗接受率下降致麻疹爆發

根據過往認知,傳染病個案在較落後的開發中國家會較多,但近來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竟也爆發麻疹潮。對此,陳教授指落後地區與先進地區爆發傳染病的原因並不同,落後國家可能與頻繁的動物接觸有關,但先進地方則是明明已受控制但「舊病重提」。 「以麻疹為例,數十年前已受到控制,但由於疫苗接受率下降,在不少已開發國家中再次爆發。在有控制能力下,個案數字仍然超出預期,這情況可謂相當不理想。」

measles in baby

• • •

反疫苗理據牽強 副作用機率極低

疫苗接受率下降源於反疫苗之聲。這些流言鬧得沸沸揚揚,一些反疫苗組織指疫苗會導致免疫系統疾病,又指疫苗對小孩有害。到底孰真孰假?「這些組織主要攻擊疫苗的安全性。他們經常把一些看似有科學實證的資料數據,串連成疫苗的恐怖。老實說我看過不少這類文章,裡面的理據都不成立,只是牽強附會。」陳教授解釋,疫苗導致免疫系統問題可能只有一百萬分之一的機會,但傳染病感染率卻比其高出千倍。「以麻疹疫苗為例,其成效甚高,接種兩針後的保護率接近100%。說到其副作用,其實和其他兒童疫苗相若,而且比例極低。」為微乎其微的副作用機會放棄有效的健康保障,實屬不值。

• • •

接種疫苗在童年尤為重要

香港現時有嬰兒疫苗計劃,當中已包含預防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的三合一疫苗, 讓一歲嬰孩接種。但由於是自願性的,一些受反疫苗動搖的父母可能半信半疑,延遲了子女的注射。「不要以為疫苗什麼時候注射都一樣,其實在小時候接種的的保護是最好的。」陳教授解釋,隨著年紀漸長,人類的免疫系統就會越差,所以越早接種的保護和持久力定為最佳。加上很多傳染病容易在童年受感染,如百日咳、小兒麻痺、肺癆等,所以家長更應遵從嬰兒疫苗計劃,好好保護孩子。

• • •

網絡流言猖獗 籲市民勿受誤導

陳基湘教授

反疫苗之聲經過社交媒體大量發酵,不實與偏頗的醫療資訊充斥網絡。對於有外國團體提倡Facebook、Youtube等大型媒體禁止散播反疫苗的流言,陳教授表示贊同。「這些反疫苗組織完全不負責任,散播不正確的知識,造成的誤導定必影響公眾健康。」同時,陳教授亦擔憂這些組織會令一些重要疫苗的接種率下降:「要知道肝炎疫苗是可預防肝癌的,若然接種率下降後果不堪設想。」

• • •

反疫苗 日本給香港的反面教材

數年前在日本出現一些個案,有人碰巧在接種HPV疫苗後出現健康問題。雖然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證據顯示與疫苗有關,但此事在社會引起很大迴響,亦因此很多縣市的政府再也不敢推行HPV疫苗。「這件事中,日本婦女付出很大代價。現時全世界的子宮頸癌個案都逐漸下降,只有日本有上升趨勢。」陳教授指,反疫苗組織正正是利用這些未經證實的個案,把疫苗的所謂副作用不斷擴大,引起無謂恐慌。

support of vaccination

• • •

香港疫苗安全性毋庸置疑

為什麼疫苗在現代社會舉足輕重?陳教授指這是個簡單易懂的道理:「我們現在人均壽命八十歲,與五十年前相差甚大,而廣泛推行疫苗就是其中一個壽命得以延長的原因。就算你不相信疫苗,也要看看歷史。 」尤其是批准一種疫苗使用其實要經過層層關卡,香港更要待兩個先進國家審核後才納入考慮,所以疫苗安全性是備受肯定的。

「英國的公共衞生體制在世界上數一數二,香港承接英國傳統,所以我們有不錯的疫苗系統。」陳教授笑言港府當然仍有進步空間,如把一些已證實有效而安全的疫苗如輪狀病毒、甲型肝炎疫苗等撥入全民接種資助計劃中。與此同時,陳教授亦建議政府推行申報名冊:「若然沒有提供一個渠道收集接種者的副作用,一直追蹤安全個案數字的話,很多人就只會看到負面新聞,容易不相信疫苗安全性。」如今網上資訊氾濫,市民若有懷疑應徵詢專業醫生意見,切忌因為錯誤資訊斷送自己甚至孩子的健康。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一名基層市民對基層醫療藍圖的寄望

基層醫療與大眾市民息息相關,是個人及家庭接觸醫療流程的第一個接觸點。寄望基層醫療藍圖及地區康健中心將來不以服務疾病為中心,而以服務病人為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