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腦神經科系列】跨專科合作 治療中風的第十二人

相關文章

韓方光醫生
韓方光醫生
韓方光醫生為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於2009至2014年間,韓醫生於瑪麗醫院内科部急性中風病房(ASU)任職副顧問醫生。 韓醫生關注中風治療發展,尤其用於缺血性中風的急性中風溶栓治療,以及用於腦血管疾病的血管內栓塞術。 韓醫生曾遠赴海外接受專科訓練,包括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中風病房和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韓醫生亦曾於北京天壇醫院神經介入中心接受有關血管內栓塞術的訓練。 韓醫生現任香港中風學會(Hong Kong Stroke Society)的理事會成員,過去亦曾是香港腦科學會(Hong Kong Neurological Society)的理事會成員。

被喻爲球王的巴西球星比利曾經在足球場上所向披靡,球壇上的風采可謂一時無兩,當年的足球片段至今仍叫人看得津津樂道。不過,熱愛足球的腦神經科專科韓方光醫生則認爲,隨著球員的身體對抗性有所提升,足球戰術變得多樣化,現今足球的可觀性比以往更勝一籌。他笑言:「過去的防守球員猶如紙板,『話過就過』,如今除了對足球員的技術、體能有更高要求,比賽節奏亦變得更加明快。」

與此同時,醫學發展多年來亦於時並進,影像診斷技術的進步,配合藥物推陳出新,令中風病患者得到更多治療選擇。雖然治療中風病人依然是越快越好,但治療期限已不再局限於過往經常提及的黃金三小時。

• • •

中風治療不只是一顆阿士匹靈

回想20年前才剛剛披上白袍,韓醫生坦言,當初治療中風病人的方法只是一顆阿士匹靈,「過往缺乏準確的診斷方法和有效的治療方案,且對治療黃金期的認知未夠深入,所以即使遇到懷疑中風個案,也只能以一顆阿士匹靈應對。到第二天醫生準備進行詳細檢查時,病人或許已經中風病發,錯過治療中風的最佳時機。」

阿士匹靈
過往醫生即使遇到懷疑中風個案,也只能以一顆阿士匹靈應對。

直至近十年間陸續有公立醫院開展急性中風溶栓治療,懷疑中風的患者在入院後瞬即透過腦部電腦掃描,分辨患上出血性中風或缺血性中風,並檢測血管的堵塞狀況。倘確診為缺血性中風,便可考慮接受血栓溶解治療,以溶解阻塞血管的血塊。韓醫生猶記得當年每晚on-call(候召),一有急性中風個案便趕回醫院,金睛火眼為中風病人提供治療,無額外津貼,也不求升職加薪,只求為病人提供多一個選擇。

• • •

團隊合作 跨專科治療中風

在足球場上,韓醫生司職中場,對球賽影響關鍵。不過,足球並非個人運動,前、中、後各個位置都缺一不可。與足球一樣,治療中風同樣講求團隊合作。「中風有許多成因,患者可能有心臟病、糖尿病,也可能有風濕病,甚至是隱形癌症,或需要不同專科互相合作。」韓醫生續解釋,「例如電腦掃描需要放射科,手術需要麻醉科、腦外科,嚴重的個案需要深切治療科,而預防或較早期的個案又需要普通科和家庭醫學專科把關。」

除醫生之外,護士的角色亦非常重要。韓醫生憶述,當年公立醫院成立專門護理中風病人的腦神經科護士診所,該腦神經科護士需與他緊密合作,由巡房到診症都寸步不離。現時,這位護士已有能力領導其他腦神經科護士,當發現懷疑中風個案,可為病人進行初步評估,再向醫生匯報,可以加快制定治療方案。

接受治療之後,不少中風患者還需要面對一段漫長的復康過程。韓醫生坦言,「一些病人無論多努力,活動能力亦難以恢復至中風前的狀況。」對於這些病人,他們便需要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的幫助。另外,一些病人除活動能力變差之外,就連吞嚥能力亦受影響。「別小看食物落入氣管的後果。輕則只是兩聲咳嗽,嚴重則可引致肺炎,甚至窒息。」因此,言語治療師在中風患者的復康路上也扮演重要一角。

中風患者
中風患者除承受身體上的創傷,更有可能受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困擾。

中風患者除承受身體上的創傷,據韓醫生粗略估計,大約有1/3至1/2的中風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不少病人有一種謬誤,以爲看過醫生、接受治療之後,身體狀況便會頃刻間恢復如初,其實不然,大部分患者都需要一段時間,慢慢恢復。」韓醫生指,尤其是一些患者比較難接受中風後的身體狀況,覺得自己的能力大不如前。倘若他們的情緒影響治療以至復康的積極性,便需要臨床心理學家介入。

除了場上的11人,韓醫生認爲,家人是中風患者的最佳12人。「一些中風患者本來有工作,但中風之後因爲活動能力受創,所以被迫提早退休,需要家人照顧。」多年來韓醫生見盡各種個案,有家人每次陪伴中風康復者復診,亦有家人每天在病床邊守候在則。沒有球迷支持的足球隊難以勝出比賽,病人若要戰勝中風這個勁敵,家人的支持亦無比重要。

• • •

按此閲讀韓方光醫生專訪的上半部分,了解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如何把握治療中風黃金期,拯救中風患者。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一名基層市民對基層醫療藍圖的寄望

基層醫療與大眾市民息息相關,是個人及家庭接觸醫療流程的第一個接觸點。寄望基層醫療藍圖及地區康健中心將來不以服務疾病為中心,而以服務病人為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