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買了醫療保險 = 安枕無憂?

相關文章

黃麗珊醫生
黃麗珊醫生
黃麗珊醫生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黃醫生具備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放射科)、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榮譽臨床助理教授等專業資格。

你有購買醫療保險嗎?你知道所買的是甚麼類型的保險嗎?是住院?危疾?保額有多少?你是否以為自己買了醫療保險便可一勞永逸,即使不幸患病也不用擔心住院開支?你又知道在私家醫院治療癌症的費用大概多少嗎?

過去我遇過很多癌症病人,因為不了解自己所買保險的保障範圍,最終大失預算。最常見的情況,是在二三十年前替某某保險朋友買下住院保險,便以為現在確診腫瘤後,至少可以應付大部份開支。豈料這些舊式保險的保額大多只有數萬至二十萬元不等,只夠支付入院抽血、造影、抽組織等簡單檢查,根本不足以在私家醫院動手術或作術後輔助治療。再者,很多檢查在門診其實已可做到,不用住院的話,住院保險便完全無「用武之地」了!

治療費用難以預算

曾有病人因急性問題入住公立醫院,惟因等候時間太久而決定自行離院到私家醫院求助,心想有份住院保險「衰極有個譜」,結果發現私家醫院的治療費用遠超預算,例如一般照內窺鏡連抽組織和通膽管,一次費用可動軏數萬港元,而且視乎個案複雜程度更可能有其他額外開支。

事實上,醫生可能會因應病人病情的變化而調整治療方案,病人很多時都無法掌握住院時間,令醫療費用難以估算。對於一些癌症擴散的病人來說,由於治療目標是「與癌共存」,可說是「長期作戰」,開支更像「無底深潭」。面對如此情況,再加上一般家庭開支,如果手頭上只有一份保障有限的住院保險,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買保險 = 買時間

癌症治療分秒必爭,一份保障完善的保險能夠為你省下很多時間。由懷疑有癌症到確診,一般公立醫院需時最少數月,之後排期動手術、手術後在腫瘤科進行輔助治療,都要花費不少時間。結果,一些原本有機會做根治手術的病人,可能在輪候期間情況惡化。

在私家醫院或診療中心醫治無疑快捷(由懷疑到確診可能只是一至兩星期的事),但代價是相對高昂的費用。以早期癌症病人為例,由確診到根治性手術治療,以至用作減低復發風險的術後治療,病人或需花費二十多至五十萬元,甚至逾百萬元不等。如果沒有一份保額充裕的醫療保險,根本不是一般家庭能夠負擔。

買啱保險保平安

回到文章開首的問題:你有購買醫療保險嗎?你知道所買的是甚麼類型的保險嗎?如果未有投保的話,建議你找一位有責任感且能按客戶需要作適切建議的保險從業員,了解一下市面上的醫療保險產品,思考自己是否有需要投保。

至於已購買醫療保險的朋友,建議找出保單仔細閱讀,看看一旦患上重疾,手頭上的保險是否足以應付在私家診療的開支。如果「計過度過」發現保障不足的話,真的要找你的保險代理好好商量一下。未雨綢繆,總好過臨渴掘井!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致腫瘤科醫生的信

腫瘤科醫生不僅是一個醫生,更是一個心理輔導員和朋友。他們能夠理解病人的情況和需求,並給予他們最好的建議和支持。衷心感謝腫瘤科醫生的貢獻,並讚揚他們的勇氣和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