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五大方法應對「抗疫疲勞」 提升快樂戰勝「疫」境

相關文章

江永明醫生
江永明醫生
江永明醫生為公共衛生醫學專科醫生。江醫生具備英國諾定咸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社會醫學)等專業資格。按此閲讀江醫生的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香港市民人人自危,即使當時未實施「限聚令」,不少市民在惶恐的陰霾下都避免外出,以減低感染風險。面對屋內家徒四壁,打開新聞又看見每日攀升的確診和死亡數字,久而久之便產生「抗疫疲勞」 。及至最近香港的個案數字出現回落跡象,惟經濟活動已受到重創,各行各業大受打擊,隨之而來是各種減薪、放無薪假甚至裁員的壞消息。在疫情持續和市道艱難的雙重夾擊下,市民的負面情緒一觸即發。

據公共衛生醫學專科醫生江永明觀察,近日不少求診者出現精神壓力引發的病症,「大多數病人都不會因為精神壓力而主動求診,直到身體出現各種毛病,例如消化不良、睡眠質素轉差等才求診,自己亦未必意識這些病徵因精神壓力引致。透過花時間與病人傾談,了解他們受什麽事情困擾,才能抽絲剝繭找出病因。」

要應對「抗疫疲勞」,江醫生根據正向心理學的硏究結果,為我們分享五種能提升快樂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照顧身體健康的同時,亦能提升精神健康,戰勝這場抗疫持久戰!

壓力過大致免疫力下降

壓力不無好處,適量的壓力能夠為我們帶來推動力,鼓勵我們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不過,若我們長時間承受過量壓力,體內一種稱為皮質醇的壓力荷爾蒙便會長期處於偏高水平,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力下降,並誘發身體出現腸胃問題、哮喘、高血壓等病徵。

江醫生打個比喻,「好比眼前突然出現一隻老虎,身體便需要迅速進入作戰狀態,準備逃跑或是應戰。假如情況持續,身體便需要關掉某些『非緊急功能』,先集中資源應對目前的困境,致使身體出現各種毛病。」

江醫生表示,有一位中年女士是多間幼稚園的負責人,疫情爆發之後,學校需要停課,但每月仍需出糧、支付租金等開支,求診期間談及這些事情時都禁不住潸然淚下,壓力大到幾近爆煲。雖然身體暫時沒有什麽大毛病,但事主已出現頭痛、無法入睡等症狀。江醫生坦言,「事主最終需服食藥物舒緩症狀,惟根本問題仍需有待疫情減退或自己調整心態,非一朝一夕能解決。」

提升快樂第一式:培養感恩的心

要提升快樂,可由寫「感恩日記」開始。曾有研究分析寫日記與快樂的關係,研究將所有參加者分成兩組,兩組參加者都需要每天寫日記,為期兩周,但其中一組參加者只記下每天幾件值得感恩的事情。完成後,研究員比對參加者在研究前後的快樂指數,發現寫「感恩日記」的參加者,快樂指數比只寫普通日記的參加者高。此外,雖然在為期兩周的寫日記過程結束後,研究員就再沒有規定參加者需繼續寫「感恩日記」,不過當研究員在半年後再次量度兩組參加者的快樂指數,寫「感恩日記」的參加者的快樂指數依然較高,説明這快樂的感覺能夠得以持續。

培養感恩的心

江醫生解釋,常存感恩態度的人會更勇於面對挑戰,並會以更有創意的方式應對問題。他補充,感恩的事情不一定要重大,一些芝麻綠豆的事情,例如剛好追得上巴士、到餐廳品嘗了一道充滿驚喜的餸菜等等都可以記下,並寫下一兩句自己的感受。假如害怕自己忘記,用手機拍照或用短訊的形式記低都不失為另一個方法。

提升快樂第二式:與人建立情誼

曾有研究嘗試了解一些臨終病人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結果不約而同都顯示錢財身外物,他們與親人、朋友的關係才是最珍貴。

與人建立情誼

疫情底下,社交活動減少,不少人為了維繫朋友間的友誼,都使用視像通訊軟件去聯繋對方,甚至透過這些視像平台去籌備游戲和活動,紓解心中鬱悶。這些固然都是提升快樂的好方法,但江醫生提議不妨結合快樂第一式,回想過往對方如何幫助自己,甚或他的優點、長處,再記下當中值得感恩的地方。江醫生表示,單單做到這步已經足以提升自己的快樂水平,不過,如能更進一步,將自己記低的告訴對方,既能促進雙方的友誼,又可以分享快樂,何樂而不為?

提升快樂第三式:改善生活環境

要窺看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或者可以從這人的居住或工作環境略知一二。例如,辦公桌的桌面整齊清潔,或可反映此人心境諧和,思緒條理井然;相反,若果桌面散亂,物件到處亂放,或意味此人思緒雜亂無章,又或受事情困擾。因此,透過改善生活環境,或多或少可改善內心的狀態,讓心境變得平和。

改善生活環境

江醫生表示,簡單在居住或工作環境擺放一些盆栽,已經可以舒緩精神緊張。江醫生又笑言,時下流行「斷捨離」,我們可好好利用留在家的空閑時間,整理執拾家中的無用物品,做到「simple is beautiful」。

提升快樂第四式:善待别人和自己

正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小小的幫忙,在受惠者的眼中或許意義重大。尤其在疫情底下,不少弱勢社群,例如長者、長期病患者等亦需要幫助。多關心身邊人,甚至組織活動派送口罩、替這些弱勢社群購買日常用品,幫到人的同時,亦會感受到當中助人的快樂。

善待别人和自己

江醫生强調,不少受壓力困擾的病人都是完美主義者,對自己的要求苛刻,因此除了助人之外,善待自己亦十分重要。趁著疫情期間,不妨嘗試放慢腳步,反思過往的生活模式,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在疫情過後做一個更快樂的自己。

提升快樂第五式:足夠運動和睡眠

自疫情開始之後,部分打工仔需要在家工作,由於欠缺上班、下班的規律,不少人的工時都變得不固定,甚至變得更長。江醫生表示,一些求診者不習慣終日待在家中,作息反而變得不定時,日夜顛倒,令生理時鐘失調。

足夠運動和睡眠

江醫生認為,調整自己的生理時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對提升精神健康亦非常關鍵。睡眠有助身體修復各種功能,故此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為我們的健康打好基礎。此外,即使留在家中亦需定時運動。運動時,腦部會產生一種稱為胺多酚的「快樂賀爾蒙」,有助令我們更樂觀和愉快。

正向心理學提升快樂的五種方法:

  1. 培養感恩的心
  2. 與人建立情誼
  3. 改善生活環境
  4. 善待别人和自己
  5. 足夠運動和睡眠

1條評論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致腫瘤科醫生的信

腫瘤科醫生不僅是一個醫生,更是一個心理輔導員和朋友。他們能夠理解病人的情況和需求,並給予他們最好的建議和支持。衷心感謝腫瘤科醫生的貢獻,並讚揚他們的勇氣和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