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社區藥房形同虛設?醫療券或成問題關鍵

相關文章

蔣秀珠女士
蔣秀珠女士
蔣秀珠藥劑師為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主席,同時為藥物教育資源中心行政總監、香港藥學會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資深會董,一直支持及推廣香港醫院藥劑業的服務水平。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下稱基金)於2007年成立,自2015年後開始經營社區藥房並以優惠形式提供配藥服務,惠及無數基層市民,至今已持續逾四年。基金主席蔣秀珠女士自言在過程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發,也不斷反思如何可擴大服務。她指目前香港有多達600間社區藥房,全都有藥劑師駐守,但長者有藥物問題時,卻往往不知道有此渠道可以接觸藥劑師。有見及此,蔣女士正在籌備新的計劃,期望將來可以與政府合作,打開方便藥劑師與市民互動的大門。

藥劑師投閒置散 醫療券能解開死結?

由於香港並非行醫藥分家制度,配藥需求者少之又少,社區藥房內的藥劑師都未能發揮其專業功能,蔣女士直指某程度上藥劑師是被「投閒置散」。長者遇到藥物問題也不知道怎樣找藥劑師,即便他們知道社區藥房中有藥劑師,礙於不消費也不好意思前去詢問。在商言商,藥房老闆當然希望店內的藥劑師能帶來生意,而非吸引人作免費諮詢,變相加重負擔——藥劑師難以發揮的死結如何能解?

對於目前政府就基層醫療服務正開展了十八區的社區康健中心,並指明會有藥劑師服務,蔣女士指這是政府首次破天荒認定藥劑師的社區功能,但這也顯然並不足夠。 她反問:

「十八區每區聘請一至兩個藥劑師,是否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政府仍未正視600多個社區藥劑師沒有被充分運用的問題。」

席間蔣女士提議可以利用醫療券來解開目前的死結。 目前醫療券資助的範圍頗廣,包括醫生、護理服務、物理治療、視光師、牙醫、中醫等,但藥劑師服務並未包括在內。她繼續說:「我們覺得政府沒理由把這項重要基層服務撇除在外; 如果長者前往社區藥房獲得藥物諮詢服務後,利用醫療券付費,就可以為藥房帶來收入,同時長者及藥劑師也能受惠。」

籌備藥物整合服務 減少使用藥物風險

「我們希望政府多走一步,基金亦要反思如何量化藥劑師的價值; 例如去看牙醫他會為你洗牙; 去見視光師他會為你配眼鏡; 與藥劑師傾談又能得到什麼呢? 過去基金旗下的社區藥房為長者提供超過3000次的藥物諮詢,長者普遍對服務甚為滿意——他們很感激有專業人士能解答藥物問題,常常傾談至不捨得離開。可是我們不能夠確認的,是他們回家後對藥劑師服務觀念有沒有改變?」

為了加強這一部份的不足,同時確立藥劑師的價值,蔣女士目前正在構思新一項服務——藥劑師、「藥物整合」服務。 基於長者普遍要服食多種藥物,藥物拿回家後多少會出現混亂情況。 這個服務的概念是為長者整理不同來源的藥物,建構正確而完整的藥歷:包括每種藥物的服用方法、時間、劑量、開藥原因等,資料被輸入到藥物系統後,讓醫生和病人都可以一目了然。舉例說:「有些藥物標示為一天服一次,但長者沒有能力判斷什麼時候服食——例如去水丸,若晚上吃容易引致夜尿問題,我們會為他們編排好服藥時間。」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藥物整合服務

除了「藥物整合」服務之外,還可以以低廉的價格,提供專用藥盒和標籤貼紙,讓長者有工具去處理家中藥物,減低漏服或重服的機會。「我們理解到長者在自行執藥上可能有困難,我們更可提供幫忙執藥到藥盒的服務,每月收費為100元。若需要個人服務:如電話諮詢或上門重新整理藥物,我們也只是收取每月300元的費用」。蔣女士又指出美國、澳洲等社區藥房已有提供此等服務,希望香港亦能追上。

計劃「三贏」:政府、藥劑師、市民皆受惠

蔣女士解釋說:「目前基金正與不同醫療公司、院舍、社區中心溝通,各方都覺得「藥物整合」計劃有其價值,只是欠缺資源。」 所以她一直找機會與政府溝通,希望利用醫療券來資助此項服務。誠然政府一向對藥劑師服務有所保留,但此計劃對政府亦為有利。

配安心藥盒整合及包裝服務

「目前公營私營醫療系統分開且不透明,加上市民會自行購買補充劑,藥歷散亂。 香港並未有相關平台收集市民服藥種類、模式、習慣等資料。試想我們若與某一集團旗下的社區藥房合作,以集團相當規模的藥房數目,定能接觸到不少市民,輔以租借形式運用我們的藥物系統作收集資料生成醫療的大數據。這些數據無疑對將來醫療策劃是有用的。政府可以更了解長者用藥情況,包括來自公立私立的比率、服用補充劑數量等都可一目了然。 」

蔣女士認為,若說藥劑師人手過剩,其實應充分利用,可補救醫療系統不足。她說:

「目前香港每年新增150名註冊藥劑師,醫管局只吸納小部分,以致他們唸完艱辛課程,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與此同時,醫院藥劑師又非常忙碌,只能對藥物作簡單解釋,而長者對藥物的誤解,又會加劇醫院的工作量,造成惡性循環。若然政府不作針對性改善,這個死結恐怕只會愈來愈難解開。」

故蔣女士希望政府能考慮以醫療券資助計劃,讓有意志改變社區服務的藥劑師,可轉向社區提供彈性藥物管理服務,真正以專業回饋社會。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的藥劑師如何走出醫院,紮根社區為長者解決藥物問題?閲讀文章了解更多:社區藥房形同虛設?醫療券或成問題關鍵

1條評論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醫療進步-父親給我的啟示

我深信所有的專家醫護人員也是抱着良好的願景。衷心希望所有的醫療進步醫療改革不是以疾病為中心,而是以病人為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