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出席葬禮的次數愈來愈頻繁,今次就送走一位相識了二十五年、因肺癌末期去世的舊同事。雖然結局早已預見,但仍難免感到傷感,卻也替他感到安慰,至少他在肺癌藥物的幫助下多活了幾年,得以見證兒子考上大學,亦出席了女兒的畢業禮。縱然最終命磒,惟相信他已盡最大的努力,減少生命的遺憾,而這也要多得關愛基金的資助,讓他與為數不少的同路人一樣,以使用一些具有療效但未納入資助的新藥物。
中年確診晚期肺癌 幸獲關愛基金資助藥費
當年我和他在差不多的時間加入同一間公司,後來大家也轉工了,但一直保持聯繫,時不時也會見面談談近況,基本上是互相看著對方成家立業、兒女出生的見證人。不幸的是,踏入中年後,他就發現患上肺癌,並且已經是第三期。
發現患病對他的打擊確實很大,一對仔女仍然年幼,是最大的牽掛。幸好經過檢測後,他所患的肺癌屬於腺癌,並且有EGFR基因變異,適合使用標靶藥物治療。縱使藥費不平,尤其他因病而無法工作,太太又只有兼職工作,最終在醫生轉介下成功申請關愛基金資助,讓他可以接受適合的治療。
標靶藥的療效相當不俗,期間我們仍然定期聚會,每次見到他也是信心十足,積極面對。後來出現抗藥性,病情一度復發,他就轉用較新的藥物,令病情再次受控。直至最近一段時間,病情再次轉差,最後與世長辭。
藥物資助換取治療選擇和時間
看似同事打輸了這場仗,但他也贏來了幾年的時間,看著子女長大成人,並在他們成長期間一直陪伴在側,可說是放下心頭大石。這實在有賴於醫藥科研的不斷進步,帶來愈來愈多的可能,或許新藥比較貴或很貴,但實在有其存在的價值。
記得曾跟另一個朋友講起同事的情況,原來她的父親也是死於肺癌,發現時已擴散到淋巴及肝臟。她找來最具經驗的醫生,但當時的治療選擇只有化療一途,而且醫生評估效用一般,最終其父在確診後數個月便告病逝。她相信,如果換作現在,其父可能有更多及有效的治療選擇,家人便能有多一點的時間,而這也是她多年來難以揮去的遺憾。
話說回來,新藥無可否認比較貴,每月藥費可能要數萬元,並非人人可以負擔。至於公立醫院亦因為資源有限,無法提供較昂貴的治療。關愛基金及撒瑪利亞基金的設立,就填補了部分缺口,讓一些經濟條件不足的病人,也能獲得使用具有療效的新藥的機會。
這些年來,我看到很多人受惠於兩個基金,有些人因此而生存得更久,有些人更可能得到根治,當然亦有少數人沒有明顯得益。試想想,若沒有這些基金的幫助,他們便會失去治療的機會。
經濟不景 癌症藥物資助更顯重要
疫情肆虐已大半年,很多打工仔的收入大受影響,甚至成為失業大軍,但疾病卻不會因此而停止侵襲。可以預見,有更多病人可能需要尋求關愛基金及撒瑪利亞基金的協助,為他們帶來治療的希望之光。
近日聽到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提到來年的恆常撥款,或許會因為經濟不景、政府收入下降而受到影響。我當然不樂見這情況,更不希望政府因此而削減對關愛基金的資助,實在有不少的病人和家庭需要基金的協助。
除了政府投放資源之外,我更希望商界及一眾富豪有錢人,在艱難的時間展現關愛之情,向受困的人伸出援手,令關愛基金、撒瑪利亞基金等可以繼續幫助有需要的病人,別讓他們因為無錢而失去治療的機會。
今天,社交平台彈出一個回憶,是數年前我們聚會時的留影。看到笑容滿面的他,我不禁紅了雙眼,想起廿多年來相識的種種,現在卻不能再見。其實我也曾患過惡疾,十分明白病人的感受,較幸運是我對疾病有較多認識和警惕,年年驗身而能及早發現,及時接受治療。
但有些癌症未必能夠及早發現,就如一直是頭號癌症殺手的肺癌,大部分人確診時已屆晚期,或許無法以手術根治,但實際上仍有不少治療選擇,惟部分較昂貴的治療較就有賴各方支援,令有需要的病人得到所需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