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不幸患癌,我們固然希望出一分力,陪伴他走過他的低谷。但很多人卻會用上錯誤的方法幫助病人。這不但只無法鼓勵他們,甚至有可能傷害了他們。以下是人們與癌症病人相處時,常犯的六個大錯誤:
(1) “濫用「加油」,鼓勵患者”
我們都習慣說「加油」向身邊的人表示支持,它有「繼續努力」的意思。倘若癌症病人本身心情良好,並積極地面對自己的病情,身為朋友的我們說聲加油來鼓勵他們亦無不可。但不少人說加油時毫不理會病人心理狀態,什麼情況強行加一句突兀「加油」,這不但只無法鼓勵病人,有時甚至弄巧反拙。假若病人治療效果不理想,或是被化療的副作用折磨得心力交瘁,心情極度低落,我們還該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嗎?那是在強迫他們面對痛苦,在他們傷口上灑鹽。
(2) “胡亂向病人給意見”
由病人公開患癌的一刻起,隨即被四方八面的「抗癌資訊」所轟炸,每個親朋戚友都以其私人意見,先有什麼名人推薦的戒糖抗癌餐單,再有某朋友的朋友嘗試過的自然療法;資訊量有之多,相信亦不難想像。任何人都需要時間慢慢分析這些資訊的對錯,更何況患上的是癌症。
當然,合適的意見絕對能在這艱難的時刻幫助病人,但前提是這是「合適」的建議。某某朋友嘗試過的抗癌方法或許有效,但這不代表對當事人一樣有效。癌症的種類、患者的年齡、以至時病人接受治療後的身體反應,這都是醫生或為病人制定治療方案或餐單時會考慮的因素。我們既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醫療訓練,也不清楚病人此刻的身體狀況,胡亂向病人推薦從某某遠房親戚聽來的「抗癌大法」,其實相當不負責任。
(3) “同情病人”
不少人會對癌症病人予以憐憫和同情,但大多病人都討厭被人以同情的目光所注視,病人時刻都渴望重回正常人的生活,不需再承受化療的副作用,更不需要擔驚受怕癌細胞的擴散,他們時刻都處於一場戰鬥之中,為的,只是能再次成為一個健康的人。但每一個同情的目光,其實都可能是對他們所付出的努力的否定,有時甚至是對他們尊嚴的踐踏。可是,收起同情是否就代表要對病人缺乏關懷呢?當然不是,癌症病人真正需要的是同理,而非同情。同理所指的是能切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困境,從而關懷他們,在嘗試感受他人的傷痛之餘,亦不失對他人的尊重。當一個人能有同理心,自然不會同情人,因為他自然會明白被人同情的感覺有多討厭。
(4) “要病人反過來,輔導自己”
有些情感較脆弱的人很容易會情緒失控,在病人面前流淚不止,甚至要病人到過來安慰他們。這讓病人在應付自己的病情之餘,還要兼顧身邊的人的情緒健康。當然,這不是要大家完全不要流露哀傷,向病人流露適量的傷感是有益的,因為只有真正重視病人的人才會有哀傷的感覺,情感能表達你對他的重視,完全收起情緒,反而顯得你對病人愛理不理。可是,當你感受到自己的情緒達到爆發的邊緣,就有可能需要尋找社工協助,以免情緒成為你與病人之間共同的負擔。
(5) “把病人當成是你的百科全書”
有些人喜歡不斷向病人問東問西,表面上是關心病人,但其實就只是希望病人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事實上,化療有什麼副作用,電療有什麼副作用,根本自己google搜尋一些就會詳列出來。但很多人就要當著病人的面前問一次,非要徹底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不可。病人不是你的百科全書,亦沒有義務回答你所有的問題。請不要在人們承受著極大的痛苦時滿足自己的私慾,因爲這行為真的相當自私。
(6) “胡亂說「我明白你」”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明白你的感受」成為了安慰人常用的話。但除非你真的得過癌症,否則根本不可能理解病人的感受,胡亂說出這話,不但只無法安慰病人,反而顯得你很不真誠。就算是癌症病人之間也甚少會這樣說,每個病人的癌症種類、嚴重程度、家庭負擔都截然不同,誰人又有十足的把握說「我明白你的感受」呢?
同理心,說到底都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都要承認,無論我們多努力都好,始終無法完全理解當事人的痛苦。大多病人都明白自己所承受的痛苦不能被他人輕易理解的,畢竟患上的癌症,又豈能夠輕易地被理解呢?其實,癌症病人需要的,只有一個他們能信任的人,能聆聽他們的聲音,默默地支持和陪伴自己,這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大的安慰和鼓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