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放射學的過去與未來】點止X光咁簡單? 介入放射、人工智能推動放射發展繼續蛻變

相關文章

患病或受傷而要去照一次X光或電腦掃描,利用影像「透視」患處再作診治,並不是稀奇的事情,實在有賴科學家在百多年前發明及研究X光,開拓了放射醫學的發展,並且為醫療運作和診治帶來革命性改變。現在各種放射技術不斷改進,加上人工智能的輔助,早已不只用於診斷,更經常用於各專科的治療之上。

香港醫學博物館25周年系列講座──「點止X光咁簡單」,請來培育無數放射科醫生的香港放射科醫學院創院院長梁馮令儀醫生,以及放射科專科醫生潘偉麟方欣顥,詳述放射科在百多年來的歷史和發展。

X光發明加速放射學發展

梁醫生表示,最初利用射線形成陰影圖像的是著名發明家Nikola Tesla,但期後實驗室大火燒毀研究成果,結果德國科學家Wilhelm Roentgen在1895年以黑布和真空管成功形成一種神秘的射線,於是以「X」光去命名,名字沿用至今;他的太太更是第一個進行接受X光檢查的人。至於第一個接受X光檢查的中國人就是清末的李鴻章。

現在每間醫院及很多診所也有X光儀器,但當年卻不容易得到,香港早於1903年訂購了儀器,但數年後才終於抵港。梁醫生說,即使到了1937年,瑪麗醫院裝設具透視功能的X光機乃當年轟動一時的頭條新聞。到七十年代肺結核流行時,政府設立X光檢查流動車,四出為市民做普查,盡早找出病例以減少傳播,她當時便與同僚日以繼夜查看如芝麻卷的肺片,有懷疑就安排病人再做檢查。

X光的發明可說是開啟放射學急速發展的基石,之後科學家陸續研發出放射性同位素示顯劑、核磁共振(NMR)、心臟導管、胎兒超聲波技術、影像引導、磁力共振(MRI)及電腦(CT)掃描等等。

放射技術日新月異 全賴科學家努力不懈

梁醫生說,放射學的進步和應用為醫療治病帶來重大的改變,例如以往腦科需要打空氣入顱內再轉動病人,以了解腦內情況,不少病人被搖暈也未能成功照腦,現在就可用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檢查腦內情況,而胎兒超聲波亦令醫生和孕婦更早知道胎兒的狀況,到近年更有伽瑪相機及正電子掃描等機能造影,甚至是PET-MR等融合影像及介入治療造影。

科學家至今仍不斷改良X光等放射學技術,透過研發更安全和更低毒性的顯影劑、改進醫療器材及降低輻射量。梁醫生強調,即使過程中具有輻射性,但為病人帶來的好處仍遠高於傷害,而放射學對人類帶來的影響、其發展及不斷擴張的重要性,全有賴於相關科學的持續蛻變、先導的改革,以及努力不懈的專家和科學家。

介入放射發展蓬勃 用途日益廣泛

就如梁醫生所言,放射學已不只是「透視」人體進行診斷般簡單,例如介入放射(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便是利用放射技術如X光、超聲波等操作為病人診斷及治療。

潘醫生表示,講到介入放射學,不能不提介入放射之父Charles Dotter在1964年進行了首次球囊成形術,為一名因為血管阻塞而導致腳趾壞死的病人,以類似通波仔的方法去擴闊阻塞的血管,改善病人腳部情況以避免截肢。

幾十年後的今日,介入放射已經在不同的範疇被廣泛應用。潘醫生說,無論是腦科、腫瘤科、腎科,以至婦產、創傷及兒科等等都有使用,例如腎衰竭病人需要在X光引導致放置血液透析用的喉管,中風病人就透過介入放射進行溶栓手術,以恢復血管暢通,而肝癌患者接受經動脈化療栓塞術、腎癌病人利用MRI引導進行消融術,或椎骨骨析病人在介入放射技術協助下注射骨水泥等等。

無可否認,介入放射學在近年的發展相當蓬勃,但潘醫生相信,此專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會繼續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幫助病人,而介入放射醫生定會陪伴病人渡過治病的過程。

放射醫學結合人工智能 提升效率、減少失誤

事實上,放射醫學近年更結合人工智能(AI)運用。方醫生指出,人工智能在放射醫學的應用十分廣泛,由輪候見醫生、到醫生打報告,人工智能都能提供幫助。他舉例,人工智能可以協助分析乳房及肺部影像鈣化點還是腫瘤,而內地在新冠疫潮期間更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肺片以判斷病人是否染疫,甚至簡單如利用X光圖像計算骨年齡,電腦只要數秒便有結果,但醫生就可能需要花費頗長時間才能得出數值。

他稱,引入人工智能有助減輕醫生的工作量,例如可對病人的掃描圖像進行初步分析,有發現時可提示放射科醫生跟進,從而減少延誤,而人工智能也可作為醫生的第二對眼睛,幫助減少失誤。

人工智能在不斷改進下,表現和準確性也愈來愈好,而人工智能自2015年開始勝出每年與人類進行的圖像辨認比賽。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方醫生就認為,與其擔心會被人工智能取替,倒不如學習新科技,與時並進利用人工智能協助,以應付未來日益繁重的工作量。

香港醫學博物館不定期舉辦各種展覽及醫學歷史興趣組,有興趣的市民可以瀏覽其網頁(www.hkmms.org.hk)以了解更多。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致腫瘤科醫生的信

腫瘤科醫生不僅是一個醫生,更是一個心理輔導員和朋友。他們能夠理解病人的情況和需求,並給予他們最好的建議和支持。衷心感謝腫瘤科醫生的貢獻,並讚揚他們的勇氣和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