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石硤尾街坊醫生──西醫吳漢林

相關文章

吳漢林醫生
吳漢林醫生
吳漢林醫生出生於香港,生不逢時,適逢戰亂,日寇侵華,香港淪陷。自少孕育強烈的愛國家、愛民族的思想情懷。高中畢業後回國升學,就讀於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是我國最早開辦的醫學院,前身為博濟醫學堂,創辦於1866年,國父孫中山先生1886年曾在此就讀。 1958年畢業後到祖國邊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服務四年;1962年返回出生搖籃——香港,考入政府醫務衛生署任醫官,在醫院工作數年,因抱著“奮發上進,逆境求存、求勝”的頑強鬥志,不久考取美國E.C.F.M.G試(Educational Council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美國海外醫科畢業生試),其後遠赴加拿大紐芬蘭大學醫學院深造,苦讀兩年後成功考獲加拿大(L.M.C.C)醫師執照試,繼獲英國醫務委員會(GMC)及香港醫務委員會認可注冊,回港執業。作者最近又獲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資格證書”。這是吳漢林醫生一步一腳印,不斷update和upgrade自己,努力學習,向著目標奮鬥的成果。“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No Pain, No Gains",這句話可說是作者一生寫照。 自1958年醫科畢業迄今已50載,不論在國內、國外,在香港行醫,吳漢林醫生總算“敬業樂業”,克盡一個醫生治病救人應有的醫德和醫責。

在石硤尾,這裏的街坊,數十年來也是這樣走入診所,穿過閘門,來見西醫吳漢林,吳醫生,我爸爸。

我爸爸的診所屹立在石硤尾街近半個世紀。數十年來,病人就好像他的家人一樣。

「我知道他有困難的,便收便宜一些。僻如徙置區的窮人,我會看情況。真的比較窮困的,例如無兒無女或子女做辛苦工作的,便會收很便宜。有些病人在強褓已來診所,到現在結了婚娶了妻,仍來找我診症。我做了幾十年,是街坊醫生。」

爸爸可以成為醫生,一點也不容易。雖然家庭環境不佳,但他真的很想成為醫生,加上一顆愛國心,所以便選擇到廣州中山醫科學院修讀醫科。

「因為我們共有八姊弟妹,四女四子,當時我兩位姐姐做車衣工人,讓我可以讀大學的。能夠讀到醫科,的確不容易,要買很多儀器,聽筒、五官檢查器等等,醫科書也很貴的。」

讀醫期間,另一個得著就是遇到人生的另一半,我媽媽。

「同學來的,大家是讀醫的同學,我太太是馬來西亞華僑。那時每個月只有數十元人民幣,而且很缺乏糧食,要靠姐姐寄些糧食和錢給我,幸好我太太也有點家境,所以生活還算可以,否則那時可能連吃也沒有得吃。」

畢業之後,兩個人被分派到雲南紅河工作。

「之後申請返回香港,探望父母、兄弟姊妹。當時上級很好人,批准我返回香港,於是我便搭飛機到廣州,拿著通行證經羅湖回到香港。」

回到香港後,爸爸考入衞生署任職醫務官,被分派到博愛醫院,深得區內居民的愛戴。

「太平紳士寫信讚揚我,讚賞博愛醫院來了一位好醫生。到流浮山吃海鮮,海鮮檔的漁民常常送魚、蝦、蟹、生蠔給我。當我要到加拿大時,病人也很不捨。」

爸爸前赴加拿大,並非想移民,而是想取得正式的醫生註冊。他通過了美國的海外醫生試,但就沒到美國。

「我喜歡香港,由於香港當時是英國殖民地,不承認美國資歷,如果去美國考了美國試,便不會再回來。於是我動動腦筋,心想不如去加拿大吧。加拿大也是英國殖民地,考完試後可以在香港行醫,所以我便去加拿大留學。」

回到香港之後,爸爸便與媽媽一起,在石硤尾街這間診所行醫至今。

「這診所是我太太建立的,可說是她的功勞。我太太在這邊,太太過身後我從另一邊搬過來這邊,所以這地方是自己奮鬥而來,是太太賺錢買下的,是自己的物業。」

回望過去,爸爸覺得自己有哪些成就呢?

「我的最大成就,是在有限的家庭環境下,能夠自己奮鬥,自己自學,讀到醫科,做到醫生。能夠有這樣的成就,負擔整個家庭,而且子女全部都去外國留學讀書,我也感到很驕傲自豪。我的心願當然希望子女成材,如今大兒子學電機工程,二子則唸藥理學,小女兒就在美國修讀護理,現在沒有做護士,轉做中醫。」

爸爸希望我們可以在他身上學習,並非學做醫生,而是學做人。

「學習我的刻苦耐勞、慳險。最重要是勤力讀書。」

踏入2021年,爸爸覺得是時候退下來。

「我在1934年出世,現在已經86歲了。工作到現在,真的有些疲倦。」

數十年來,幾乎每天也見著一班街坊們,爸爸當然不捨得。

「最有感情就是這個地區。因為我在這裏出世,所以對這區很熟悉。小時候很喜歡爬山,放紙鳶,都有不捨。做了數十年,不捨得這個地方,不捨得病人。」

行醫數十年,有辛苦的時間,也有開心的時候。

「看到病人康復好轉,送他出院,會感謝我。所謂醫者父母心是真的,當他們如子女一樣,要醫好他們。有切膚之痛,好似仔女患病般看待他們,你便是一名好醫生。」

診所這裏,一枱一櫈,風扇電視,或者很快會消失。門口掛的名牌也會成為歷史。但時光已經記載住,數十年來,爸爸盡力做一位好父親、好醫生。

7 意見

  1. 今天是我的生日🎂
    我收到最好的禮物🎁
    就是由出世到現在,來自父母的愛和教導🙏🙏
    求天父保守爸爸平安喜樂🙏🙏

  2. 多謝吳醫生多年來的診治,我的濕疹好了很多,尤其是那隻由兩種藥物混合而成的藥膏,對醫治濕疹極為有效,可惜我忘記向吳醫生詢問那種藥膏的配方,希望吳醫生的兒女看到,可代為詢問他嗎?萬分感謝!另祝吳醫生退休生活愉快。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文章

一名基層市民對基層醫療藍圖的寄望

基層醫療與大眾市民息息相關,是個人及家庭接觸醫療流程的第一個接觸點。寄望基層醫療藍圖及地區康健中心將來不以服務疾病為中心,而以服務病人為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