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健朗

醫療科學學士、公共衛生碩士

【「疫」景自強】除了前線醫護 要感激的還有他們

香港醫療界可謂「疫」景自強,但無可奈何地,仍然有許多長期病患者受到疫情影響,尤其癌症病人,就連去復診和取得處方藥物亦困難重重。在人手不足問題持續、政府的醫療撥款增幅不到位的隱憂底下,醫管局如何為癌症患者有效地持續改進臨床腫瘤科服務呢?

【香港醫療改革】癌症服務重中之重 如何實現對癌症策...

醫療可謂是社會發展的基石,縱然醫療撥款有限,而每當政府推行新政策都困難重重,但筆者仍然希望政府能夠迎難而上,盡力改革香港醫療制度,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

誰來負責香港人的健康?

過去多個月來,不少醫護人員、以至政客、市民都表達了對政府醫療政策的不滿,對於如何改善香港醫療質素,依舊衆説紛紜。筆者近日出席由香港民主黨舉辦的醫療改革論壇,旁聽關於醫療政策改革的討論,議題相當有骨。

您們還留在公立醫院,是愛,還是責任?

大家還是否記得,於去年三月,食衛局副局長徐德義曾表示5.9%的醫生人手流失率乃屬正常現象嗎?但當醫生聯群結隊地離開公立醫院已成常態,正常一詞還該如何定義?還留在公立醫院的醫生,是愛,還是責任?

一人患癌 全家受難 香港的父母官能否伸出援手?

癌症藥物推陳出新,延長病人存活期,無疑是病人的一大喜訊,但同時,不少昂貴藥物仍需要病人自費購買,經濟負擔令不少生活本已捉襟見肘的病人及家屬百上加斤。細想之下,在香港這個萬家燈火的大都會中,又有多少人勞碌一生,到頭來卻要散盡錢財,耗盡一生積蓄為自己續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