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搜索
news
news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Facebook
Youtube
facebook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https://medstudenthk.wordpress.com/
如果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那醫學肯定是最卑微、最需要認清自己不足的學科。 一個無知的醫學生如何進化成醫者呢?我很想去理解。
醫護博客
觀其行,知其人
29 8 月, 2018
爲了「增廣見聞」,醫學生經常要向病人詳細問症,一問就半個小時以上。在教學醫院的病人大概已經被很多同學訪問過,發現了原來這些穿著白袍走來走去的不是真正的醫生,向他們再述病史都未必對自己有幫助,所以我們問症的成功率不高,常常會「食檸檬」。但是,今年到了非教學醫院,情況就不一樣了。可能因爲醫學生的比例少了很多,所以他們很願意說自己的故事。
醫護博客
臨床考試小記
21 8 月, 2018
今天考試。我們同組幾個同學手執醫院秘書的字條,信步走到考試地點,迎面就看到醫生從病房走出。考臨床試一定要帶上聽筒、電筒、間尺、竹籤、肌腱錘等工具,但我們幾個都有工具弄壞或遺失了,本來還想趕在醫生來之前到護士站借用,沒想到他那麽準時呢。肯定是我們一刻間的慌張被醫生捕捉了,他笑著對我們說:「不用緊張喔」。
醫護博客
第一次CPR
28 7 月, 2018
我相信每個醫學生都有一個rite of passage,就在我們開始發現自己角色的重要性和別人賦予的期望之際。也聽説每個醫生都會經歷一些他不會忘記的病人,而我可能已經遇到一個。就如一個朋友所説,我大概天生「作者命」,所以才會常常遇到這些戲劇性的經歷。沒想到連行山途中到海灘邊休息,我都會遇到需要急救的個案。
醫護博客
醫學生的衣著
25 7 月, 2018
醫學生的衣著很講究,尤其是臨床學習那幾年。進入臨床學習前,唯一需要注意衣著的時候,就是進實驗室前一定要換上白袍。那時我們還管叫它實驗袍(lab coat),因爲白袍一字背後其實蘊藏著醫者的權力地位,而當時還在渾渾噩噩的我們還沒感覺到這個稱呼背後的深意。
醫護博客
山間的療養院
18 7 月, 2018
在香港這個地方,問症時一定不可不問兩個本地流行的疾病——乙型肝炎和肺結核。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肺結核病的治療與現在截然不同。當時有醫生深信,在清新的空氣下運動和休養才是治療良方,甚至在山區開設療養院,給病人的處方是空氣療法。
1
2
3
3的2頁
最新文章
離開工廠式環境 迎接新挑戰 呂卓如醫生:只想尋求空...
6 7 月, 2022
【藥物註冊制度行之有效?】病人自求多褔等待新藥來港...
1 7 月, 2022
【藥物審批】陳林教授籲化被動為主動 促進本土藥物發...
24 6 月, 2022
逾3萬人公院輪候換膝關節 港安預留100萬 資助長...
20 6 月, 2022
考獲3個專科資格 雷諾信:冀能為消化道癌症病人提供...
1 6 月,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