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搜索
news
news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Facebook
Youtube
潘智文醫生
潘智文醫生畢業於澳洲亞德雷德大學醫學院,在1996年加入香港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服務,並獲取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丶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丶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及英國卡的夫大學舒緩醫學碩士等名銜。潘醫生亦曾任香港浸信會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現時私人執業。
醫者日常
絕境不絕望 為癌症病人燃點生命希望
8 6 月, 2018
回想畢業當年,潘智文醫生憶述癌症仍然是藥石無靈的不治之症。「當時跟病人相處的時間非常短暫。以一個肺癌新症為例,或許今天才跟病人第一次會面,但是三個月之後巡房已經看見他臥在床上,徘徊於生死邊緣。」既然知道癌症無藥可醫,為什麼還堅持選擇修讀腫瘤科?
編輯推薦
治療癌症二十年 抗癌的過去與未來
7 6 月, 2018
潘智文醫生加入腫瘤科超過二十年,見證著近年腫瘤醫藥一日千里的發展,由歷史悠久的化療藥物、放射治療,以至近年蓬勃發展的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每一種新療法都為更多癌症病人燃點生命的希望。有見網上資訊繁多,潘醫生更與其他醫生合力撰寫書籍,希望為病人及公衆提供精確的實用資訊。對於癌症治療手法,潘醫生自己又有什麽獨特見解和心得?
醫題專訪
健康資訊氾濫 如何增添醫患互信?
7 6 月, 2018
現今資訊發達,普羅大衆從不同途徑都能夠接收到醫療健康資訊。被問到是否越來越多病人因爲堅信網上資訊而挑戰醫生權威,潘智文醫生表示,情況實屬少數。「病人的家人通常因爲出於關心搜集更多資料,但是對所有治療方案、藥物都瞭如指掌的只佔少數,依我觀察大概佔10%左右,絕少病人會自己主動要求進行某一類治療方案或處方某一種癌症藥物。」
最新文章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放療快速發展 用途更廣泛 精準...
15 1 月, 2023
國藥難在港註冊 病人有藥無得醫 團體倡政府優化藥物...
12 1 月, 2023
堅信新治療能創造抗癌奇蹟 腫瘤科張寬耀醫生:病人由...
23 11 月, 2022
調查指近半長者誤解曾確診便無需接種疫苗 胸肺醫學界...
20 11 月, 2022
希望由開始陪伴病人到最後一刻 林河清醫生:花多點時...
16 11 月,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