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編輯推薦

年輕、年老乳癌患者各有顧慮 張天怡:鼓勵病人不放棄 醫生會與病人找出治療良方

乳癌是本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年紀愈大患乳癌的風險會愈高,但三、四十歲的乳癌患者也並不罕見,張天怡醫生分享不同乳癌病人的顧慮,並鼓勵乳癌病人不放棄。

藥物進步助與癌共存 趙穎欣醫生:只要用藥得宜,晚期癌症都有機會存活超過10年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趙穎欣見證著癌症治療的改變,由10多年前晚期患者只有約半年壽命,到現在部分晚期個案存活超10年,述說與患者解決難題,合力與癌共存的經歷。

癌症精準治療都要「望聞問切」 醫患溝通從病人角度權衡治療方案利弊

癌症治療變得個人化,對於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中來說,醫生治療的是患病的人而不只是醫治疾病,除了考慮療效之外,亦要兼顧病人的需要、意願和期望。

為病人領航 臨床腫瘤科醫生羅麗柔:不想讓病人孤單

罹患癌症就如人生中的一場大風浪,突如其來令人手足無措。作為腫瘤科醫生,羅麗柔醫生望擔當病人的領航員,陪伴病人走過抗癌路,讓他們不會孤單面對人生的風浪。

團體籲政府將乳癌術後雙標靶治療納入藥物名冊 接軌國際指引提升治療成效

本港HER2 型乳癌患者一般接受單一標靶藥物配合化療,但研究顯示雙標靶藥物更有效減低復發風險。團體籲政府盡快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將術後雙標靶藥物納入常規治療。

【新冠疫苗】變種病毒入侵本港 現有新冠疫苗能否提供足夠保護?

對於現有新冠疫苗能否有效抵抗變種病毒,許多市民存有隱憂,並對接種疫苗有所卻步。再生會特此邀得來自醫療界及藥劑界的專家,講解新冠病毒變種對疫苗的影響。

【解構營養學出路】決定在香港修讀營養學前必先知道的5件事

不少人誤以為只要修讀營養學就可以成為一名營養師,其實要成為一名註冊營養師可謂漫漫長路。決定修讀營養學之前,不妨先留意文中5點。

【如何陪伴癌症病人】與癌症病人相處時最常犯的6個大錯誤

不少人用上錯誤的方法幫助患癌的好友或家人,這不但無法鼓勵他們,甚至有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閲讀文章,了解人們與癌症病人相處時常犯的六大錯誤。

【讀心理學的條件和出路】決定修讀心理學前必先問自己的6條問題

心理學是不少莘莘學子夢寐以求要考進的學系,但到底修讀心理學需要什麽條件?讀心理學又有什麽出路?決定修讀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以下六條問題。

【疫情下的未來醫學領袖】醫學生矢志加入「熱廚房」 改善公營醫療質素

兩位就讀中大的醫科生Wilson和Jessie肩負起教育公眾的角色,解釋新冠病毒變種趨勢和最新疫苗資訊。他們在訪問中更道出對香港醫療的看法和抱負。

最新文章

致腫瘤科醫生的信

腫瘤科醫生不僅是一個醫生,更是一個心理輔導員和朋友。他們能夠理解病人的情況和需求,並給予他們最好的建議和支持。衷心感謝腫瘤科醫生的貢獻,並讚揚他們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