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搜索
news
news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Facebook
Youtube
醫題專訪
我們走訪醫院、診所、非牟利組織等機構,與醫護人員深入探討各項醫療健康議題。
肺癌患者非咎由自取 成立學會消除誤解
區兆基醫生
-
18 6 月, 2018
臨床腫瘤科區兆基醫生表示,儘管近年針對肺癌的治療發展一日千里、屢有突破,可是社會大衆對肺癌的態度依然負面,影響患者,甚至是醫護人員、醫療決策者對肺癌治療的看法。區醫生認爲,肺癌患者能否對戰勝病魔心存希望,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治療癌症二十年 抗癌的過去與未來
潘智文醫生
-
7 6 月, 2018
潘智文醫生加入腫瘤科超過二十年,見證著近年腫瘤醫藥一日千里的發展,由歷史悠久的化療藥物、放射治療,以至近年蓬勃發展的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每一種新療法都為更多癌症病人燃點生命的希望。有見網上資訊繁多,潘醫生更與其他醫生合力撰寫書籍,希望為病人及公衆提供精確的實用資訊。對於癌症治療手法,潘醫生自己又有什麽獨特見解和心得?
健康資訊氾濫 如何增添醫患互信?
潘智文醫生
-
7 6 月, 2018
現今資訊發達,普羅大衆從不同途徑都能夠接收到醫療健康資訊。被問到是否越來越多病人因爲堅信網上資訊而挑戰醫生權威,潘智文醫生表示,情況實屬少數。「病人的家人通常因爲出於關心搜集更多資料,但是對所有治療方案、藥物都瞭如指掌的只佔少數,依我觀察大概佔10%左右,絕少病人會自己主動要求進行某一類治療方案或處方某一種癌症藥物。」
生命倒數 如何解癌症病人燃眉之急?
曾偉光醫生
-
17 5 月, 2018
人生很短暫,但是我們的一生卻有不少時間虛耗在等待之中。等巴士、等餐廳入座,就連懷疑自己患上癌症,直到確診、進行首次治療,每一步都需要花費時間等待。剛剛由公營醫院轉投私營市場的臨床腫瘤科曾偉光醫生認爲,公私營失衡是導致輪候時間上升的一個主因。
接種麻疹疫苗 避免嚴重併發症
蘇文傑醫生
-
14 5 月, 2018
日本沖繩縣3月下旬起爆發麻疹,其後疫情更蔓延至東京和大阪,情況令人關注。有輿論指出,是次麻疹爆發與日本政府於1994年把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由「強制性」接種改為「建議性」不無關係。感染及傳染病專科蘇文傑醫生解釋:「接種MMR疫苗後的免疫力並非百分之百,就算全民接種,亦難保一些市民對疫苗的反應不足。不過,若然疫苗的接種覆蓋率高,達到社區免疫比率95%以上,即使發生零星個案,亦較難引發下一波病情。」
把握大灣區機遇 打造香港成為醫療界的Centre of Excellence
李國棟醫生
-
28 4 月, 2018
過去曾有不少媒體報道内地的醫療系統千瘡百孔,醫患問題頻生,令人憂心。世界家庭醫學組織候任主席李國棟醫生接受我們的專訪時承認,内地醫療系統確實有不少地方尚待完善,惟他認爲,在未經深入了解内地醫療服務的質素之前,則不應該妄下定論。相反,他認爲香港應該保持開放態度,他認爲,近期港府提倡推動的大灣區醫療合作正是一個良好機遇。
甲乙型肝炎聼得多 丙型肝炎風險不能輕視
吳志豪醫生
-
27 4 月, 2018
經過政府多年來大力教育和宣傳,大部分市民均對甲型及乙型肝炎相當熟悉,並知道可透過接種疫苗預防。然而,卻有不少市民忽視第三種肝炎——丙型肝炎的風險。腸胃肝臟科專科吳志豪醫生形容,丙型肝炎感染是殺人於無形的慢性殺手。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患者於感染病毒後並沒有任何特別病徵,少有出現不適。可是,隨著年紀漸長,肝臟會被病毒蠶食,導致功能損失、肝纖維化,更增加肝癌風險。
流感最强併發症 23+13價疫苗更全面預防肺炎鏈球菌疾病
陳啟明醫生
-
18 4 月, 2018
「Louis的工作少不免需要跟很多人見面,因此暴露於較高感染風險。而且,由於他經常出差到不同國家,而他的身體又未必接觸過當地的細菌,故他未能夠發展足夠的抵抗力抵禦這些細菌的入侵,最終致病引發肺炎。」仁安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陳啟明醫生推斷。近日香港正值流感高峰期,不少病人跟Louis一樣,除了感染乙型流感,還感染肺炎鏈球菌併發肺炎。究竟流感與肺炎兩者有什麽關係?
活用雙軌醫療制 讓自己有更多選擇
高永文醫生
-
23 3 月, 2018
無論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醫療也是必需的一環,而踏入中年甚至老年後,機能愈來愈差,病痛則愈來愈多,更需要醫療的幫助。高永文醫生既曾於醫院管理局及公立醫院工作,又出任過食物衞生局局長,亦參與私營醫療市場,由他分析本港醫療制度的特性,絕對能幫助你規劃一個合適的人生醫療計劃。
食無定時 隨時胃酸倒流
唐琼雄醫生
-
23 3 月, 2018
在香港,胃酸倒流是相當普遍的疾病,皆因港人的飲食習慣並不健康,工時長、生活壓力亦大。由於胃酸於夜間湧出,令人難以入睡,部分患者會出現抑鬱,更甚可誘發賁門癌。很可惜,不少人均對此症掉以輕心,累壞身體而不自知,部分人以為無法醫治,更有人不知自己患上胃酸倒流。你又會否是其中之一?
1
...
13
14
15
15的14頁
最新文章
一名基層市民對基層醫療藍圖的寄望
A Wong
-
25 9 月, 2023
基層醫療與大眾市民息息相關,是個人及家庭接觸醫療流程的第一個接觸點。寄望基層醫療藍圖及地區康健中心將來不以服務疾病為中心,而以服務病人為中心。
加快入藥 要等政府出手?
Mr Sugar
-
21 9 月, 2023
【藥劑師與基層醫療】社區藥房發展有何趨勢?藥劑師籲...
趙國亮藥劑師
-
2 9 月, 2023
晚期大腸癌又如何?口服標靶治療延展病人壽命 重過有...
吳劍邦醫生
-
15 8 月, 2023
【基層醫療】黃至生教授:基層醫療改革正上軌道 「慢...
黃至生醫生
-
15 8 月,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