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醫題專訪

與「隱形殺手」腎癌的時間競賽 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醫生:標靶混合免疫治療 提升晚期腎癌治療成效

對末期癌症患者和跟他們並肩作戰的醫護人員而言,一個月的時間猶如一場關乎生死的時間競賽。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醫生分享他與「隱形殺手」腎癌的一場驚險競賽。

【港藥北上已通 國藥南下仍難 】專家倡准許醫保名單藥物直接入港 讓病人有更多選擇

港澳藥械通政策容許港澳上市創新藥物可快速進入內地市場,但國家的創新藥物要南下來港註冊則殊不容易。莊一強博士指香港應通過國家NMPA審核的藥物可以直接及自動獲得註冊。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放療快速發展 用途更廣泛 精準定點消融腫瘤

新式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透過運用高劑量的放射線精準消滅甚至消融腫瘤細胞,治療次數大幅縮減至三至五次,又較少影響正常組織,療效也更為進步。

國藥難在港註冊 病人有藥無得醫 團體倡政府優化藥物註冊制度

新藥尤其是內地的科研藥物,要在港註冊可謂難關重重。工聯會促請政府檢視及放寬藥物註冊要求,讓病人可以更便利及以更合理的價錢獲得治療的機會。

調查指近半長者誤解曾確診便無需接種疫苗 胸肺醫學界促長者盡快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

胸肺醫學界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近半長者誤解曾確診便無需接種疫苗,以致長者接種率未如理想,接種率較日本、新加坡低,呼籲長者盡快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

研究證中大腸道微生態配方 有效減低新冠及其他細菌和病毒感染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進行大型臨床雙盲研究,研究結果顯示,SIM01可以重塑健康的腸道微生態,提升整體健康水平,提升免疫力以對抗細菌及病毒入侵。

引入臨床藥劑師全程跟進 鄭志堅醫生:為提升癌症藥物治療安全性

藥劑師在提升用藥安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助減輕醫生的工作量,在腫瘤科引入臨床藥劑師全程跟進癌症藥物的使用,可令用藥安全性大大提高,還有助促進藥劑師專業的發展。

完善藥物機制 加快入藥病人受惠 資深腫瘤科醫生:「新藥有實證數據,便有信心使用」

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鄭志堅認為,藥物是治療的重要一環,悠關病人的生死,註冊審批採取審慎態度並非不好,只是現今藥物發展的步伐十分急速,故此需要因時制宜作出改變。

【香港基因組計劃啟動】建立本地基因組資料庫 應對長遠醫療需要

香港基因組中心在2021年開始展開香港基因組計劃,希望透過建立本地基因組資料庫,協助病人尋找最適合的治療,甚至預防及阻截將遺傳疾病傳給下一代。

工聯會倡簡化藥物註冊制度達至「國藥港用」 鄧家彪:將向特首提案 望施政報告推措施

工聯會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認為有需要改善註冊制度,包括容許合資格藥物以有限度註冊方式使用,並逐步實現「國藥港用」,使病人「好藥平用」。

最新文章

晚期大腸癌藥凱旋卻未能回歸香江 盼醫生支持指定用藥計劃讓病人有藥可用

一種用於晚期大腸癌藥的新藥「呋喹替尼」,成功通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審批上市,但這藥何時能惠及香港病人就仍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