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搜索
news
news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Facebook
Youtube
醫題專訪
我們走訪醫院、診所、非牟利組織等機構,與醫護人員深入探討各項醫療健康議題。
【香港基因組計劃啟動】建立本地基因組資料庫 應對長遠醫療需要
梁憲孫教授
-
6 10 月, 2022
香港基因組中心在2021年開始展開香港基因組計劃,希望透過建立本地基因組資料庫,協助病人尋找最適合的治療,甚至預防及阻截將遺傳疾病傳給下一代。
工聯會倡簡化藥物註冊制度達至「國藥港用」 鄧家彪:將向特首提案 望施政報告推措施
醫理說
-
7 9 月, 2022
工聯會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認為有需要改善註冊制度,包括容許合資格藥物以有限度註冊方式使用,並逐步實現「國藥港用」,使病人「好藥平用」。
【藥物註冊制度行之有效?】病人自求多褔等待新藥來港 資深藥劑師提3建議加速入藥
醫理說
-
1 7 月, 2022
面對藥物註冊的困局,有資深藥劑師提出了3個改善註冊及用藥制度的方向性建議,不但能讓病人得到更快用藥的機會,對監管機構以致藥廠亦都有利,締造三方共贏的勝局。
【藥物審批】陳林教授籲化被動為主動 促進本土藥物發展 助應對未來挑戰
陳林醫生
-
24 6 月, 2022
腫瘤學專家陳林教授籲簡化申請手續,加快藥物審批制度,讓病人得到急需的藥物,長遠鼓勵本地藥物科研發展,令香港成為一個真正的創科中心。
逾3萬人公院輪候換膝關節 港安預留100萬 資助長者換膝及髖關節
醫理說
-
20 6 月, 2022
香港港安醫院推出「關節置換手術」資助計劃,撥出100萬元資助,令60歲以上長者毋須經濟審查,以優惠價錢接受由骨科專科醫生進行的「關節置換手術」。
港大推「家支援」程式 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支援 幫助病人居家抗病
醫理說
-
28 5 月, 2022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科在去年推出「家支援」社區紓緩治療應用程式,為晚期癌症病人排難解憂,支援病人在家居環境接受照顧,並舒緩醫療系統的壓力。
理大CPCE 與腫瘤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 攜手培育醫療行政專才
醫理說
-
26 5 月, 2022
PolyU CPCE與香港綜合腫瘤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為學生打造最切合現況的多元學習及實習機會,為他們日後投身醫療行政管理行業作好準備。
【癌症治療發展路向】以基因檢測配對藥物 提升療效延長壽命
醫理說
-
22 5 月, 2022
癌症藥物推陳出新,如何選擇合適藥物成為控病的關鍵。利用基因檢測,可在最快的時間找出最具療效的治療方案,避免病情被耽誤甚至錯誤利用治療方案的情況。
【預防生蛇】97%市民有機會被生蛇纏繞 籲公眾及早接種疫苗防生蛇
醫理說
-
15 5 月, 2022
本港97%成年人帶有引發生蛇的病毒,而生蛇亦可以不斷復發,對身心造成影響,故此有組織呼籲公眾及早接種疫苗預防,避免被生蛇纏繞。
【內地創新藥】國產抗癌藥走向國際舞台 陳林教授:冀藥物監管迎改變引入新藥
陳林醫生
-
20 3 月, 2022
內地創新藥物發展蓬勃,但受限於香港藥物註冊制度,港人使用國家創新藥物面對很多難關,惟專家預期相關制度不出兩三年會出現重大變化,期望病人能從中得益。
1
2
3
...
14
14的2頁
最新文章
由被判死無得食到頻頻外遊日食五餐 晚期大腸癌患者重燃生存希望
醫理說
-
8 6 月, 2023
醫學不斷進步,癌症亦由絕症變成可治的病症,例如患有晚期大腸癌的江女士,本來已被判「死刑」在寧養病房「等死」,最終在家人全力支持下找到一線生機。
致腫瘤科醫生的信
Mr Sugar
-
5 6 月, 2023
【細胞治療】CAR-T治療漸趨普及 陳志峰教授:需...
陳志峰醫生
-
7 5 月, 2023
與「隱形殺手」腎癌的時間競賽 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
謝耀昌醫生
-
23 4 月, 2023
【港藥北上已通 國藥南下仍難 】專家倡准許醫保名單...
莊一強博士
-
17 4 月,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