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搜索
news
news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Facebook
Youtube
醫護博客
專屬醫護人員、從事醫療行業人士的博客。原汁原味、以事論事,為自己發聲,為香港醫療發聲。
港人醫生免試回港執業 為年輕一代提供多一個成醫的機會
莊一強博士
-
20 2 月, 2021
特首提出修例允許外地醫生可以有條件下免試在港執業,引起本港醫學界激烈爭議,其實有關舉措對現有執業醫生不構成任何影響,反而是給予年輕人多一條成醫之路。
質量相同 價錢減半 為何仍要捱貴藥?
莊一強博士
-
7 2 月, 2021
假如蘋果iPhone規格性能一樣,只是生產地由美國改為東莞,售賣卻只需原價的一半,大家還會繼續捱貴機嗎?用來治病的藥物亦一樣,如果能以更便宜的價格,便能買到質素相同的藥物,何樂而不為呢?
也無風雨也無晴
戴華浩醫生
-
7 2 月, 2021
人生中總有風雨,生活中也總有挫折失敗,就像是一場不及設防的寒雨把我們淋濕。然而,若能處之泰然,寵辱不驚,一具蓑衣便可逍遙渡過...
接種新冠疫苗 人人有責
鐘產仁
-
18 1 月, 2021
不少國家已經開始接種新冠疫苗,香港亦快將開始全民接種。隨著愈來愈多人接種疫苗,相關的新聞亦愈來愈多。面對種種消息,到底市民應如何判斷?
心理治療之根本 是醫者與病人之間的結連
千禧寶寶の退休生活
-
10 1 月, 2021
近年,香港人對於精神健康的討論日趨熱烈。但隨著大眾對於不同情緒問題的認識增加,有關精神健康的核心問題亦逐漸浮現:受情緒問題困擾的人究竟如何才能夠痊癒呢?
衰老和疾病教懂我們的事
千禧寶寶の退休生活
-
11 12 月, 2020
衰老和疾病讓人悟出時間的珍稀,但這本應就是所有人都必修的課。今天的你,究竟為著什麼東西燃燒自己的光陰呢?年輕力壯的你,又為著什麼而費煞思量呢?
【癌症治療進化論】癌症治療進步的同時 伴隨什麽問題?
黃麗珊醫生
-
1 11 月, 2020
癌症治療日益進步,但在顯著延長患者壽命的同時,亦令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大增,或有可能影響醫患關係,導致部份病人放棄選擇正規治療,改選暫未有科學實證的自然療法。
推展肺癌治療不斷前進
鐘產仁
-
6 10 月, 2020
政府早前將免疫治療納入為一缐肺癌治療,但今次的受惠人數只及合適使用免疫治療病人的五分之一。縱觀歐美及澳洲等地的經驗,期望政府可擴大免疫治療的應用範圍,讓更多病人可以受惠。
【癌症治療】化療讓病人死得更快?該如何看待自然療法?
黃麗珊醫生
-
28 9 月, 2020
經常有病人及其家人問及,自己身邊的朋友或者自然療法學派的人士聲稱打化療會「死得更快」,理由是化療是毒藥,用化療藥就猶如打散了蟻窩,導致所有螞蟻四散,令病人死得更快。究竟我們作為腫瘤科西醫,是真的為了哄騙病人進行抗癌治療而隱瞞「打化療死得更快」的真相嗎?
我的名字
千禧寶寶の退休生活
-
27 9 月, 2020
記得一個人的名字,就是對他來說最悅耳的語音。於我而言,一個人名字不單是最美的語言,在困境中更承載着更深層的意義;它是人低谷裡最大的鼓勵、絕望時最深的安慰。
1
2
3
4
...
20
20的3頁
最新文章
【藥物註冊制度行之有效?】病人自求多褔等待新藥來港 資深藥劑師提3建議加速入藥
醫理說
-
1 7 月, 2022
面對藥物註冊的困局,有資深藥劑師提出了3個改善註冊及用藥制度的方向性建議,不但能讓病人得到更快用藥的機會,對監管機構以致藥廠亦都有利,締造三方共贏的勝局。
【藥物審批】陳林教授籲化被動為主動 促進本土藥物發...
陳林醫生
-
24 6 月, 2022
逾3萬人公院輪候換膝關節 港安預留100萬 資助長...
醫理說
-
20 6 月, 2022
考獲3個專科資格 雷諾信:冀能為消化道癌症病人提供...
雷諾信醫生
-
1 6 月, 2022
港大推「家支援」程式 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支援 幫助...
醫理說
-
28 5 月,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