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簽到
歡迎!
登錄到您的帳戶
您的用戶名
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了嗎?
找回密碼
找回密碼
您的電子郵件
搜索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Search
標籤
乳癌
Tag:
乳癌
編輯推薦
【第三屆癌症策略集思會】乳癌全民篩查成效明顯 如何...
醫理說
-
9 11 月, 2020
面對香港人口老化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新常態,基層醫療的角色越顯重要,而篩查是重要一環,透過及早檢查和治療,除了可以治未病之病,亦可以減低社會整體醫療成本。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兩招提防乳癌!別忽視乳房皮膚異常情況
李智仁醫生
-
4 11 月, 2019
乳癌目前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但其實早期乳癌的治愈率可達九成以上。只須透過兩個方法,女士們便可以及早找出乳癌徵兆,提升治愈機會。
閱讀更多
醫題專訪
全民篩查遙遙無期 確診期數成對付乳癌最大樽頸
醫理說
-
19 9 月, 2019
要對付乳癌,及早診斷可謂關鍵。然而,香港至今仍未落實全民乳癌篩查,以致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錯失治療黃金時間。反觀如英國、加拿大等於多年前已推行全民篩查的國家,患者確診時主要仍處第一期,顯示全民篩查可將乳癌確診期數推早,減低社會整體乳癌死亡率。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乳癌治療技術進步 改善患者生活質素
醫理說
-
19 9 月, 2019
近年乳癌治療朝減低患者承受副作用的方向發展,保乳手術及前哨淋巴結檢查應運而生。除此之外,促進精準醫療成爲近年發展的趨勢。醫者透過先進技術了解患者疾病的種類,再因應其情況施以最有效及個人化的治療,患者就可免受不必要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閱讀更多
醫題專訪
生命影響生命 從藥業管理層到癌病義工
醫理說
-
9 8 月, 2019
曾為抗癌勇士的Alice乃藥劑師出身,退休前一直在藥業界工作,為女強人一名。因工作關係,她接觸很多癌症病人,卻萬萬沒想到自己有天會成為其中一員。雖然如此,她並沒有被擊倒,反而因此看到了生命的意義和使命。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腫瘤科醫生的心靈雞湯
黃麗珊醫生
-
20 12 月, 2018
過往在公立醫院工作時認識和照顧不少患者,至今他們仍不時到訪,跟我間話家常,更笑言掛念昔日心靈雞湯的滋味。事實上,近年醫藥推陳出新,好比精致小菜,對癌症患者來説是一大喜訊,但若加上心靈雞湯,則可令患者的治療過程更添美滿。
閱讀更多
編輯推薦
最後道別的準備
黃麗珊醫生
-
28 11 月, 2018
隨着癌症年輕化,不少家長患上癌症時,子女只得幾歲,與《龍貓》中妹妹的年齡相若,假若世上真有能醫百病的玉米,相信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去採摘。可是,世上並沒有這樣一根神奇玉米。縱使作為醫生,希望家長和子女能有大團圓結局,但現實常不如人意,家長應如何為子女早作準備?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七月季度的最新癌症藥物已經出爐了,但你付得起費用嗎...
黃若施
-
13 8 月, 2018
除非在病人主動向醫生索取關於新藥資料的情況下,醫管局轄下的臨床腫瘤科醫生都不會主動提供醫管局藥物名冊以外的藥物治療建議。為了讓市民為自己有更好的準備,在下提供以下價錢,以供參考。價錢只屬個人推測,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閱讀更多
醫題專訪
公私營互補不足 助癌症病患者面對人生分岔路
張寬耀醫生
-
2 8 月, 2018
幻想你不幸患上癌症,數十年前的你或會毫不猶豫地把財產留給下一代,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然而,今時今日,假如你及早治療,你或許還會看見子女事業有成,甚至兒孫滿堂。面對人生分岔路,你會如何抉擇?面對治療伴隨而來的醫療開支,即便平均薪酬水平較高的醫護人員也捉襟見肘,你又會如何應付?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直線抽擊偽科學系列(十二):被自然療法害死的乳癌病...
文科生習醫的奇幻旅程
-
4 7 月, 2018
有讀者inbox文科生一篇香港01的報導,內容大意是調查發現很多癌症病人,在抗癌期間會相信一些沒有醫學根據的偏方,例如自然療法、戒肉類、咖啡灌腸等等,文章引述了一個乳癌病人作例子,阿玲是一名40歲的乳癌病人,四年前被確診第一期乳癌,雖然在醫學界裡,第一期乳癌的治療效果非常好,五年相對存活率接近100%,但阿玲卻選擇了自然療法...
閱讀更多
1
2
2的1頁
Most Read
【疫情下的未來醫學領袖】醫學生矢志加入「熱廚房」 ...
21 2 月, 2021
港人醫生免試回港執業 為年輕一代提供多一個成醫的機...
20 2 月, 2021
質量相同 價錢減半 為何仍要捱貴藥?
7 2 月, 2021
也無風雨也無晴
7 2 月,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