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簽到
歡迎!
登錄到您的帳戶
您的用戶名
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了嗎?
找回密碼
找回密碼
您的電子郵件
搜索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Search
標籤
死亡
Tag:
死亡
編輯推薦
衰老和疾病教懂我們的事
千禧寶寶の退休生活
-
11 12 月, 2020
衰老和疾病讓人悟出時間的珍稀,但這本應就是所有人都必修的課。今天的你,究竟為著什麼東西燃燒自己的光陰呢?年輕力壯的你,又為著什麼而費煞思量呢?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抗癌路上眾生相
蔡添成醫生
-
19 2 月, 2019
行醫多年,見盡病人在抗癌路上的各種心態。有年輕患者確診時本應有藥可醫,卻因為各種原因放棄治療,到最後撒手塵寰;亦有病情不太樂觀的患者徘徊於鬼門關,卻能於死亡邊緣努力掙扎,得以存活至今。
閱讀更多
編輯推薦
【莫樹錦教授專訪】能夠直面死亡 自能克服生活壓力...
莫樹錦教授
-
13 1 月, 2019
壓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如何面對壓力,成爲活好人生的必修課。國際肺癌權威、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認爲,壓力與人生哲學密不可分,如何看待人生,將影響對壓力的看法。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選擇和做選擇前需要做的選擇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
29 12 月, 2018
要第一次見面就給判死刑,還是延遲幾個月坐過山車由天堂掉下地獄,其實每個人的決定都未必一樣。但如果制度沒有給予醫生機會去瞭解病人的接受程度,醫生又可以如何幫病人做出選擇呢?
閱讀更多
編輯推薦
最後道別的準備
黃麗珊醫生
-
28 11 月, 2018
隨着癌症年輕化,不少家長患上癌症時,子女只得幾歲,與《龍貓》中妹妹的年齡相若,假若世上真有能醫百病的玉米,相信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去採摘。可是,世上並沒有這樣一根神奇玉米。縱使作為醫生,希望家長和子女能有大團圓結局,但現實常不如人意,家長應如何為子女早作準備?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無常,就是我們的日常
偽文少女醫科札記
-
9 11 月, 2018
劇集《跳躍生命線》差不多每集均以角色的感人獨白作收結,當中有一句最令我有所感觸——「無常就是救護員的日常」。對於每天身處醫院前線的醫護人員來說,這句話不也是我們的寫照嗎?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離別的方式
黃麗珊醫生
-
5 11 月, 2018
面對家人即將離世,萬般不捨乃人之常情。有人不忍病人受病魔折騰,寄望病人能及早解脫;亦有人難解內心不捨,希望爭取每分每秒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縱然過去曾同度多少個秋冬,但是臨別依依,總希望陪伴家人一起走生命的最後一程。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當生命不再屬於你自己
小學護成長日記
-
12 10 月, 2018
夜闌人靜,我們在你身邊工作。不發一聲的你,雙眼淌著眼淚,空洞的眼睛,彷彿在問著我們 ,「為什麼?」
閱讀更多
編輯推薦
做醫生如同跑馬拉松非一朝一夕 腫瘤科醫生:寄望有...
陳林醫生
-
25 9 月, 2018
「姑勿論得失成敗,若難得找到自己的興趣,便應該努力堅持下去。」內科腫瘤科專科陳林醫生笑説,說這番話並非教人故作清高,而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有熱誠,日子久了別人會看在眼内,成功與否亦只是時間問題。陳醫生形容,做醫生如同跑馬拉松,並非一朝一夕,經日子磨練,別人自然會看見你的功架;相反,若只執著於眼前的短期利益,早晚別人亦會看穿你的底蘊。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精神科札記(二):死的權利
Notes of Vyanne
-
10 8 月, 2018
任你是抑鬱症、躁狂、精神分裂、人格分裂,醫生一定會問:有想過自殺嗎?有想過傷害他人嗎?某婆婆因一次企圖燒炭自殺而住院。被救起時,她表示自己很想死,自己逐漸老了,失去工作,開始有一些關節的毛病,長期疼痛;吃不下,睡不好,清晨睜開雙眼時找不到希望;對一切事都失去興趣,就連自己喜歡的社交舞也荒廢了三四個月...
閱讀更多
1
2
2的1頁
Most Read
【疫情下的未來醫學領袖】醫學生矢志加入「熱廚房」 ...
21 2 月, 2021
港人醫生免試回港執業 為年輕一代提供多一個成醫的機...
20 2 月, 2021
質量相同 價錢減半 為何仍要捱貴藥?
7 2 月, 2021
也無風雨也無晴
7 2 月,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