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簽到
歡迎!
登錄到您的帳戶
您的用戶名
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了嗎?
找回密碼
找回密碼
您的電子郵件
搜索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Search
標籤
糖尿病
Tag:
糖尿病
醫題專訪
【提防血管性認知障礙症】壯年注意!及早關注心血管健...
莊麗醫生
-
7 10 月, 2020
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或會令腦細胞受損、死亡,甚至令患者重複出現缺血性中風,導致血管性認知障礙症。市民應如何保護心血管健康,減低認知障礙風險?
閱讀更多
醫題專訪
中大研究顯示糖尿病死亡率及併發症發生率正下降 唯年...
醫理說
-
26 9 月, 2020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發現,過去16年來,年長糖尿病患者死亡及出現嚴重併發症的個案減少,但年輕患者情況卻未見改善。
閱讀更多
醫題專訪
中大發現糖尿病或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
醫理說
-
8 7 月, 2020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慢性病病情反覆? 或許與心理壓力有關!
朱偉星醫生
-
2 10 月, 2019
香港人的忙碌已成常態,用餐時間不穩定;缺乏運動加上飲食文化趨向快餐主義「多肉少菜」,讓糖尿病、三高等慢性疾病在香港越趨年輕化。而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壓力亦不容小覷,如糖尿病患者往往要花很多精神、時間去打理自己,服藥以外還需運動、留意飲食、定期檢查,才能減少將來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若然過份緊張、憂慮,病情只會有增無減。
閱讀更多
醫題專訪
釐清公私營定位 破解香港醫療困局關鍵?
周振中醫生
-
9 7 月, 2018
香港採用公私營並行的雙軌醫療制,原意讓市民既可以享受私營醫療帶來的選擇和服務,又有公營醫療的覆蓋,本是一件好事。然而,香港的醫療體系現時身陷困局,卻跟公私營醫療各自的定位模糊不清不無關係。周振中醫生於公營醫療體系服務超過三十年,是次訪問,他以自己熟悉的糖尿病為例,跟我們分享他對香港公私營醫療的看法。
閱讀更多
醫題專訪
60歲裸退再創業 換角度看香港醫療困局
周振中醫生
-
9 7 月, 2018
周振中醫生於公營醫療體系服務超過三十年,今年年屆60歲退休之齡,他毅然決定到私營醫療市場重新展開另一番事業,創立一所一站式服務的糖尿病專科中心。他强調,創業並非只是開設一家私家診所,背後有其理念和精神,由中心的願景和核心價值,到商標的設計和色系,事無大小都經過悉心考慮。
閱讀更多
醫題專訪
治糖尿病最佳方法︰減肥
袁美欣醫生
-
22 3 月, 2018
肥胖與糖尿病可謂難兄難弟,兩者皆可由生理因素如遺傳引發,同時間糖尿病可增加癌症風險,肥胖亦能導致關節提早老化或引發肝癌等癌症。你算肥胖嗎?肥胖有什麽成因?肥胖人士又應該如何減肥?
閱讀更多
Most Read
【疫情下的未來醫學領袖】醫學生矢志加入「熱廚房」 ...
21 2 月, 2021
港人醫生免試回港執業 為年輕一代提供多一個成醫的機...
20 2 月, 2021
質量相同 價錢減半 為何仍要捱貴藥?
7 2 月, 2021
也無風雨也無晴
7 2 月,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