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簽到
歡迎!
登錄到您的帳戶
您的用戶名
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了嗎?
找回密碼
找回密碼
您的電子郵件
搜索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Search
標籤
自費藥物
Tag:
自費藥物
編輯推薦
【癌症策略】藥費高昂+公私營失衡 病人如何得到全面...
醫理說
-
22 11 月, 2020
政府於去年7月發布香港癌症策略,為癌症防控工作訂立方向,政府、醫護人員以至社會各界如何通過合作,衝破重重關卡,為癌症病人提供全面、適時、可負擔的治療?
閱讀更多
編輯推薦
【第三屆癌症策略集思會】新冠肺炎疫情彰顯公私營合作...
醫理說
-
2 11 月, 2020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患者擔心到醫院覆診會增加感染風險而寧願延後治療,影響治療進程和成效。不過,疫情亦彰顯了公私營合作的重要性,並為化療公私營合作提供了契機。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癌症藥物資助】絕路中獲資助延續生命 圓遺願見證子...
鐘產仁
-
2 9 月, 2020
今次送走一位相識了25年、因肺癌末期去世的舊同事。雖然結局傷感,但至少他在肺癌藥物的幫助下多活了幾年,圓遺願見證子女畢業,而這也要多得關愛基金的資助,讓他使用一些具有療效但未納入資助的新藥。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推動新藥進安全網的無名英雄 「藥物先鋒」為病人爭取...
鐘產仁
-
28 5 月, 2020
藥物能夠成功納入名冊,實有賴公院內一班擔當藥物先鋒的腫瘤科醫生。他們定期向藥物建議委員會推薦一些具臨床實證療效的新藥,讓更多病人可以受惠於藥物進步帶來的好處。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誰來負責香港人的健康?
健朗
-
2 6 月, 2019
過去多個月來,不少醫護人員、以至政客、市民都表達了對政府醫療政策的不滿,對於如何改善香港醫療質素,依舊衆説紛紜。筆者近日出席由香港民主黨舉辦的醫療改革論壇,旁聽關於醫療政策改革的討論,議題相當有骨。
閱讀更多
醫題專訪
【2019癌症策略集思會】提升審批效率 保障癌症病...
醫理說
-
8 5 月, 2019
癌症策略關注組與香港病人組織聯盟有限公司於剛過去的周末(2019年5月4日)舉辦了「癌症策略集思會2019」。會上,各持份者對癌症預防、診斷、治療、復康以至紓緩治療發表意見,而保障病人選擇癌症藥物的權利則成爲集思會的焦點之一。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一人患癌 全家受難 香港的父母官能否伸出援手?
健朗
-
12 12 月, 2018
癌症藥物推陳出新,延長病人存活期,無疑是病人的一大喜訊,但同時,不少昂貴藥物仍需要病人自費購買,經濟負擔令不少生活本已捉襟見肘的病人及家屬百上加斤。細想之下,在香港這個萬家燈火的大都會中,又有多少人勞碌一生,到頭來卻要散盡錢財,耗盡一生積蓄為自己續命?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李超人當藥神拯救癌症夾心階層 下一個超人又是誰?
健朗
-
26 8 月, 2018
李嘉誠基金會於本月二十號宣布與醫管局、港大及中大醫學院合作,投放一億元於明年初推出《愛能助》醫療計畫,透過不同途徑協助不符關愛基金或撒瑪利亞基金申請資格、亦非綜援人士的「夾心基層」。當中,港大及中大醫學院會分別獲得一千七百五十萬元,向其轄下醫院的指定範圍病人提供資助,每所醫學院分別約有二百六十人受惠。
閱讀更多
醫護博客
七月季度的最新癌症藥物已經出爐了,但你付得起費用嗎...
黃若施
-
13 8 月, 2018
除非在病人主動向醫生索取關於新藥資料的情況下,醫管局轄下的臨床腫瘤科醫生都不會主動提供醫管局藥物名冊以外的藥物治療建議。為了讓市民為自己有更好的準備,在下提供以下價錢,以供參考。價錢只屬個人推測,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閱讀更多
醫題專訪
公私營互補不足 助癌症病患者面對人生分岔路
張寬耀醫生
-
2 8 月, 2018
幻想你不幸患上癌症,數十年前的你或會毫不猶豫地把財產留給下一代,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然而,今時今日,假如你及早治療,你或許還會看見子女事業有成,甚至兒孫滿堂。面對人生分岔路,你會如何抉擇?面對治療伴隨而來的醫療開支,即便平均薪酬水平較高的醫護人員也捉襟見肘,你又會如何應付?
閱讀更多
1
2
2的1頁
Most Read
【疫情下的未來醫學領袖】醫學生矢志加入「熱廚房」 ...
21 2 月, 2021
港人醫生免試回港執業 為年輕一代提供多一個成醫的機...
20 2 月, 2021
質量相同 價錢減半 為何仍要捱貴藥?
7 2 月, 2021
也無風雨也無晴
7 2 月,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