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搜索
news
news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Facebook
Youtube
醫題專訪
我們走訪醫院、診所、非牟利組織等機構,與醫護人員深入探討各項醫療健康議題。
【藥物註冊制度行之有效?】病人自求多褔等待新藥來港 資深藥劑師提3建議加速入藥
醫理說
-
1 7 月, 2022
面對藥物註冊的困局,有資深藥劑師提出了3個改善註冊及用藥制度的方向性建議,不但能讓病人得到更快用藥的機會,對監管機構以致藥廠亦都有利,締造三方共贏的勝局。
【藥物審批】陳林教授籲化被動為主動 促進本土藥物發展 助應對未來挑戰
陳林醫生
-
24 6 月, 2022
腫瘤學專家陳林教授籲簡化申請手續,加快藥物審批制度,讓病人得到急需的藥物,長遠鼓勵本地藥物科研發展,令香港成為一個真正的創科中心。
逾3萬人公院輪候換膝關節 港安預留100萬 資助長者換膝及髖關節
醫理說
-
20 6 月, 2022
香港港安醫院推出「關節置換手術」資助計劃,撥出100萬元資助,令60歲以上長者毋須經濟審查,以優惠價錢接受由骨科專科醫生進行的「關節置換手術」。
港大推「家支援」程式 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支援 幫助病人居家抗病
醫理說
-
28 5 月, 2022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科在去年推出「家支援」社區紓緩治療應用程式,為晚期癌症病人排難解憂,支援病人在家居環境接受照顧,並舒緩醫療系統的壓力。
理大CPCE 與腫瘤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 攜手培育醫療行政專才
醫理說
-
26 5 月, 2022
PolyU CPCE與香港綜合腫瘤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為學生打造最切合現況的多元學習及實習機會,為他們日後投身醫療行政管理行業作好準備。
【癌症治療發展路向】以基因檢測配對藥物 提升療效延長壽命
醫理說
-
22 5 月, 2022
癌症藥物推陳出新,如何選擇合適藥物成為控病的關鍵。利用基因檢測,可在最快的時間找出最具療效的治療方案,避免病情被耽誤甚至錯誤利用治療方案的情況。
【預防生蛇】97%市民有機會被生蛇纏繞 籲公眾及早接種疫苗防生蛇
醫理說
-
15 5 月, 2022
本港97%成年人帶有引發生蛇的病毒,而生蛇亦可以不斷復發,對身心造成影響,故此有組織呼籲公眾及早接種疫苗預防,避免被生蛇纏繞。
【內地創新藥】國產抗癌藥走向國際舞台 陳林教授:冀藥物監管迎改變引入新藥
陳林醫生
-
20 3 月, 2022
內地創新藥物發展蓬勃,但受限於香港藥物註冊制度,港人使用國家創新藥物面對很多難關,惟專家預期相關制度不出兩三年會出現重大變化,期望病人能從中得益。
【香港藥物研發】港大教授梁如鴻養斑馬魚助試藥 冀加速本地藥物科研發展
梁如鴻醫生
-
13 3 月, 2022
多年來研究白血病的港大學醫學院教授梁如鴻引入斑馬魚做「白老鼠」,測試不同藥物對白血病的療效,望將斑馬魚推廣到其他疾病及癌症,令更多病人受惠。
【公院轉私家為搵真銀?】毋忘做醫生初心 老兆雄:這裏可以跟病人「由唔明講到明」
老兆雄醫生
-
7 3 月, 2022
社會不少說法都指一些由公家醫院轉投私人市場的醫生是為了賺更多錢,實情又是如何?外科專科醫生老兆雄分享從醫以來面對的困難,以及由公院轉投私家的緣由。
1
2
3
4
...
15
15的3頁
最新文章
晚期大腸癌藥凱旋卻未能回歸香江 盼醫生支持指定用藥計劃讓病人有藥可用
病人N
-
25 11 月, 2023
一種用於晚期大腸癌藥的新藥「呋喹替尼」,成功通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審批上市,但這藥何時能惠及香港病人就仍是未知之數。
腸癌新藥通過美國FDA審核 病人組織冀盡快引入本港...
醫理說
-
25 11 月, 2023
【ALK肺癌】醫藥進步加上醫生悉心照料 晚期ALK...
劉健生醫生
-
12 11 月, 2023
引進重點企業之我見
A Wong
-
8 11 月, 2023
Mr Sugar’s Mission的...
Mr Sugar
-
1 11 月,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