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搜索
news
news
醫題專訪
醫者日常
醫護博客
醫者一覽
More
Facebook
Youtube
醫題專訪
我們走訪醫院、診所、非牟利組織等機構,與醫護人員深入探討各項醫療健康議題。
【藥劑師與基層醫療】社區藥房發展有何趨勢?藥劑師籲連結公私營硬件系統 配合慢性病共護計劃 發揮社區藥...
趙國亮藥劑師
-
2 9 月, 2023
社區藥劑師與基層醫療息息相關,除了為市民解答藥物疑難,更幫助減輕醫療系統負荷。到底如何有效連結公私營系統、發揮社區藥劑師優勢,實現基層醫療願景?
晚期大腸癌又如何?口服標靶治療延展病人壽命 重過有質素生活
吳劍邦醫生
-
15 8 月, 2023
面對病情較為嚴重的晚期大腸癌病人,內科腫瘤科專科吳劍邦醫生認為任何治療都要考慮,因為每種治療都可能為他們帶來一線希望,故此新藥引入的速度愈快對病人絕對是好事。
【基層醫療】黃至生教授:基層醫療改革正上軌道 「慢性病共護計劃」推動理想基層醫療模式
黃至生醫生
-
15 8 月, 2023
雖然基層醫療是「遠水不能救近火」,但黃至生教授基相信,基層醫療是長遠規劃,如果公眾及早保養健康,減少入院及死亡率,對市民、家屬和社會都有益。
港安資助200名等候公院眼內注射黃斑病變患者黃金期內接受眼內注射 減低失明風險
醫理說
-
12 7 月, 2023
港安醫院慈善基金推出眼內注射港安資助計劃,主要服務對象為正在公立醫院等候眼內注射的黃斑病變兼60歲以上患者,只須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便可及早接受治療。
【香港醫療大數據研究之父】黃志基教授成為藥劑學資深教授的神奇之旅
黃志基教授
-
10 7 月, 2023
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主任黃志基教授自稱在香港上學時並不真正對學術工作感興趣,但兩件事情改變了他的想法。閱讀文章了解他成為藥劑學資深教授的神奇之旅。
疫情使情緒病大增 25% 精神健康響警號 「心影薈」 推新書以故事及攝影紓解焦慮及壓抑
醫理說
-
19 6 月, 2023
根據世衛報告,新冠疫情促使全球焦慮及抑鬱症病發率增加 25%。香港大學針對港人精神情緒進行調查,逾七成受訪者因為社會事件及疫情,出現創傷後壓力症。
由被判死無得食到頻頻外遊日食五餐 晚期大腸癌患者重燃生存希望
醫理說
-
8 6 月, 2023
醫學不斷進步,癌症亦由絕症變成可治的病症,例如患有晚期大腸癌的江女士,本來已被判「死刑」在寧養病房「等死」,最終在家人全力支持下找到一線生機。
【細胞治療】CAR-T治療漸趨普及 陳志峰教授:需加快審批步伐追上科技發展 為病人引入最新治療選擇
陳志峰醫生
-
7 5 月, 2023
細胞治療利用基因編輯精準治療遺傳病及癌症等疾病,治療個人化,變化既大亦快,港大臨床臨床教授陳志峰認為,社會應盡早應對及加快註冊審批,讓病人及早受惠。
與「隱形殺手」腎癌的時間競賽 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醫生:標靶混合免疫治療 提升晚期腎癌治療成效
謝耀昌醫生
-
23 4 月, 2023
對末期癌症患者和跟他們並肩作戰的醫護人員而言,一個月的時間猶如一場關乎生死的時間競賽。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醫生分享他與「隱形殺手」腎癌的一場驚險競賽。
【港藥北上已通 國藥南下仍難 】專家倡准許醫保名單藥物直接入港 讓病人有更多選擇
莊一強博士
-
17 4 月, 2023
港澳藥械通政策容許港澳上市創新藥物可快速進入內地市場,但國家的創新藥物要南下來港註冊則殊不容易。莊一強博士指香港應通過國家NMPA審核的藥物可以直接及自動獲得註冊。
1
2
3
...
15
15的1頁
最新文章
一名基層市民對基層醫療藍圖的寄望
A Wong
-
25 9 月, 2023
基層醫療與大眾市民息息相關,是個人及家庭接觸醫療流程的第一個接觸點。寄望基層醫療藍圖及地區康健中心將來不以服務疾病為中心,而以服務病人為中心。
加快入藥 要等政府出手?
Mr Sugar
-
21 9 月, 2023
【藥劑師與基層醫療】社區藥房發展有何趨勢?藥劑師籲...
趙國亮藥劑師
-
2 9 月, 2023
晚期大腸癌又如何?口服標靶治療延展病人壽命 重過有...
吳劍邦醫生
-
15 8 月, 2023
【基層醫療】黃至生教授:基層醫療改革正上軌道 「慢...
黃至生醫生
-
15 8 月,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