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如果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那醫學肯定是最卑微、最需要認清自己不足的學科。 一個無知的醫學生如何進化成醫者呢?我很想去理解。

選擇和做選擇前需要做的選擇

要第一次見面就給判死刑,還是延遲幾個月坐過山車由天堂掉下地獄,其實每個人的決定都未必一樣。但如果制度沒有給予醫生機會去瞭解病人的接受程度,醫生又可以如何幫病人做出選擇呢?

一個病人一個故事:難搞的病人

剛進入臨床學習時,我留意到醫生通常都會避忌說「癌症」一詞,有時候會以「瘤」稱呼病症。也不止一次見病人(尤其是年老的)誤以爲自己的病情不嚴重——「只是個瘤嘛,現在已經好很多了!」,而我們也不忍心也沒有權限向病人告知真相。年老不懂拒絕的病人不會拖延治療導致病情加劇,但年輕又因無知而做自己覺得對病情最好的決定,又值得被我們冠以「麻煩」這個形容詞嗎?

反對電子煙 = 僞善?

最近發現,原來醫學界反對電子煙都可以被稱爲「僞善」或與烟草商同流合污(注一)。因爲學業繁重,恕我未能詳列反對電子煙合法化的理據,以下先列出數點抛磚引玉...

兩年的分別:殘花敗柳

因爲兩所大學的課程編排,小島醫學院的五年級學生會和山區醫學院的四年級學生一同到一所醫院學習外科,爲期一至兩個月。而因爲我之前用多一年時間修讀了公共衛生課程,所以我比現在的同級同學已經大一年,比起他們已經有兩年的分別。

不是例行公事

最近家人入院,才發現很多我覺得在醫院發生理所當然的事情,平常人可能會覺得是大事。例如抽肚水可算是醫院裏會做的眾多程序中相對安全的一個,但原來家人都已經憂心忡忡,反復考量甚至會思索最壞的可能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