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編輯推薦

與「隱形殺手」腎癌的時間競賽 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醫生:標靶混合免疫治療 提升晚期腎癌治療成效

對末期癌症患者和跟他們並肩作戰的醫護人員而言,一個月的時間猶如一場關乎生死的時間競賽。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醫生分享他與「隱形殺手」腎癌的一場驚險競賽。

堅守腫瘤科最前線 「疫」境下與病人並肩同行 王俊威醫生:癌症治療進步 晚期患者都有希望

明知治療癌症相對棘手,王俊威醫生卻偏向虎山行,選擇投身臨床腫瘤科。「疫」境下,他選擇與病人並肩同行,堅守腫瘤科最前線。閱讀王醫生的故事。

堅信新治療能創造抗癌奇蹟 腫瘤科張寬耀醫生:病人由末期癌症到可以醫好出院 感受不言而喻

臨床腫瘤科專科張寬耀醫生行醫多年,曾目暏病人於數月間因癌症離世,惟醫學科技進步為病人在抗癌路上帶來曙光,亦成為張醫生繼續行醫的動力。閱讀張醫生的故事。

用「心」陪伴病人走過抗癌路 鄺維基醫生:不只是我幫了病人 病人也讓我獲益良多

行醫近40年的臨床腫瘤專科鄺維基醫生表示,透過溝通建立互信及尊重病人的意願,幫助病人選擇合適的治療,才能陪伴病人渡過漫長的抗病過程。閱讀鄺醫生的分享。

醉心前線工作 昐有更多空間為病人診症 黃卓力醫生:珍惜與每一位病人的相遇和相處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黃卓力在公立醫院工作了超過14年寒暑,最記掛的依然是過去親力親為、為患者看症醫病的日子。閱讀文章了解他轉投私人執業的原因和故事。

【公院轉私家為搵真銀?】毋忘做醫生初心 老兆雄:這裏可以跟病人「由唔明講到明」

社會不少說法都指一些由公家醫院轉投私人市場的醫生是為了賺更多錢,實情又是如何?外科專科醫生老兆雄分享從醫以來面對的困難,以及由公院轉投私家的緣由。

放射治療的幕後精算師 醫學物理學家鄭致遠:反覆運算為病人爭取最大療效 減少副作用

放射治療是常見的癌症治療手段,過程中需要醫學物理學家或放射治療師的精密及反覆計算,醫學物理學家鄭致遠博士與我們分享醫學物理學家在放射治療扮演的角色。

【長者患癌就不應積極治療?】拒用年齡限制癌症治療 醫生曾詠恆:個人化治療應照顧全人需要

面對長者患癌,不少人抱著盡量唔好搞的心態,令患者未有機會考慮積極接受治療。一班醫護成立香港長者癌康學會,望提升長者腫瘤學服務水平,改變社會對老的看法及看待。

【疾病篩查】黃至生教授:篩查降低慢性病、癌症死亡率 倡醫療券加入「三高」紓緩醫療負擔

篩查能夠降低疾病死亡率,但不少港人仍因各種因素抗拒篩查。黃至生教授冀加強公眾教育,同時將三高等常見病納入醫療券資助,完善基層醫療,紓緩醫療開支和負擔。

公私營醫療失衡嚴重 腫瘤科醫生籲盡早制訂長遠策略 推動癌症治療配合社會需求

新藥療效進步,但亦衍生出公院病人增加,輪候時間愈來愈長的問題。面對公營醫療癌症治療面對的種種困難,鄭志堅醫生提出多個方向,令公立醫療系統可以持續發展。

最新文章

致腫瘤科醫生的信

腫瘤科醫生不僅是一個醫生,更是一個心理輔導員和朋友。他們能夠理解病人的情況和需求,並給予他們最好的建議和支持。衷心感謝腫瘤科醫生的貢獻,並讚揚他們的勇氣和決心。